19期三三查经培训

第一课《绪论》

325

 

 

相信我们大家都看了,我们18期,也是最近的一期的培训,我们这一次呢,就是让大家自我督导,自我学习啊。所以我今天给大家讲的呢,是额外的一些东西啊。

 

那么首先呢,我们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些经验啊,包括你自己,或者你听到的,看到的,或者是牧师也这样教导你的,你的属灵的闺蜜,属灵的伙伴也这样做的啊,就是我们读经,然后读经的话呢,我们闭上眼睛,然后有些祷告,甚至有些禁食,然后屏住呼吸啊,安静的,有的时候安静几分钟,有的是安静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啊,然后反复地读,一边读一边唱,口唱心和啊,然后安静地读,读来读去,哎,突然间有个感动啊,我们这一遍一遍读一卷,一遍一遍读一章,一遍一遍读几节,哎哎,有点感动了,哎呀,太好了,神要跟我说话了,哎呀,这句话,神让我去哪儿,或者神让我嫁给这个人,或者娶这个人,或者是神让我做这个工作,或者神让我投这笔资(金)等等,我们就按着一个感动,我们去做。有的人啊,祷告祷告祷告,(然后)翻出一经文来,哎,眼睛一聚焦,哇,那个“经”就亮了,啊,这样亮了,然后就说,哎,这是神,圣灵,借着《圣经》跟我说等等。

 

那么这种解经呢,不仅仅在现在福音派的教会当中流行,这福音派我是广义的啊,就包括一些传统的,一些灵恩的,还有一些敬虔的,属于三大源流啊。敬虔的源流就是奥秘源流,倪柝声的这个体系的。灵恩运动呢,就是各种灵恩的派别,灵恩派别是很多的啊。然后呢,传统教会,所谓的四大宗,五大宗,包括长老宗,路德宗,改革宗,浸礼宗,卫理宗啊,这些宗。这些宗,现在都有一些这种读经,从美国过来的福音派教会呢,广义的福音派教会呢,也是这样读经。

 

那这种读经对还是不对呢?我可以告诉大家,也对,也不对啊,也就是说它有合理的地方,有没有一些神真正地跟你说话呢?借着《圣经》,有的,有的。那么有的以后,祂对你个别的说话,这些我个人就经历过啊,但是呢,你不能够把这种读经,变成你最基本的读经习惯。你也不能够借着单单的这个情况与神相交,你也不能借着这个情况理解《圣经》,理解伟大的神,进入你的生命,贯通历史,掌管未来,不仅创造,而且救赎,而且启示,而且审判,而且引导。你不能够简单地这样弄!祂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你的某些个别的感动,尤其是可能在你读经读不下去,或者是有一些特殊的习惯,或者是有一些特殊的紧迫的客观的原因,祂可能是这样感动你。但是呢,你要想真正进入神的世界,神的心灵,神的内心,神的旨意,神的国,神的权柄,你还要有更加基本的读经的操练,或者读经的方式,你才能更深地理解《圣经》,不简单的,实际上神跟你说话,最主要的是你要渴慕神的所有的在圣经里边的启示。这是必要的啊。

 

那么,另外呢,我们有一些读经。比如说,在敬虔源流,包括倪柝声源流,这个源流慢慢影响到传统源流,包括长老会啊,一些非常理性的教会读经方法,一般都是靠着原文、神学,系统神学,等等解经,现在也面临以经解经。这种解经现在发展到一种程度呢,叫祷读,就是祷告读经,一边祷告,一边读经,这样啊,甚至有些默祷,唱诗,赞美,一边读经。而这个祷读这个词真正地形成、正式(地)形成影响,是谁呢?是倪柝声的一个继承者叫李常受。所以,他在他自己的神的召会,又叫召会啊,实际上呢,他是个极端,有的人是认为是异端,有的人(认为)是极端,是在这种情况下呢,他的一种读经方式啊,也就是一边祷告,神呐,感谢赞美你哦,主啊。他一般特别喜欢呼唤主的名啊,就是,所以呼喊派就是从这儿出来的啊啊主啊,感谢你,感谢你啊主啊,哎呀啊,求你光照我,哎呀主啊,一边读一边祷,然后呢,就带出对圣经的有些特殊的感动,特殊的理解啊。他自己读的呢,一般是他的恢复版圣经,也是汉语翻译过来,他不是读原文啊,无论希腊还是希伯来文,他不是这样。

 

然后,接下来呢,那还有一些人在几年前,在十几年前了吧,在中国曾经特别有影响力,这个人叫于宏杰,其实于宏杰的背后呢,还有一个,就是跟他相差不多的,也是在湾区,在旧金山,就是江秀琴,所谓等候神啊,等候神,那么江秀琴的读经方法和这个方法也很类似啊,就是什么呢?就是先要安静。啊,无论是读经,赞美,团契啊,听道,服侍,先要安静,有的时候安静他安静半天就是半天,不要说话啊,你就坐在一个角落里,或者坐在地上,或者坐在内室,总而言之,不要说话,不要交头接耳啊,这不要说话,然后你慢慢慢慢冷静,哎,当你都到了某种境界的时候,诶,再读神的话,这样就会有感动,哎呀,感动好像很深很深啊,这样。

 

那么这些读经方法,甚至包括李常受的祷读?有没有合理性?有啊,有合理性,但是解经是不是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呢?或者说我们所谓的平信徒,是不是用这种方法解经才是我们最主要的读经方法呢?我告诉大家,不是的啊,如果说你读经又花了很多时间,一边赞美,一边祷告,一边安静,你坐那坐了几个小时,然后再打开神的话,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不仅效率很低,而且很多的时候你不一定能够真正进入神的旨意啊,尤其是明白神借着《圣经》带出的信。那么。日光之下没有新事,实际上呢,这样的一些读经法,在历史当中都有它的前辈,都有前世,前身啊,前世今生都有这个东西。

 

利弊得失

那么,我们给大家首先告诉大家呢,这个读经法当中的利弊得失啊。我刚才谈的,有利有弊,有得有失啊。所以我给大家总结啊。在历史上的读经法有很多很多,包括犹太人的一些读经法,叫密释纳,Mishnah读经法,还有很多的啊,一些用希伯来文法,那么还有一些基督徒的一些读经方法,无论是东正教,天主教,还是新教,(宗教)改革以后,马丁路德、加尔文的这个改革宗的一些东西都有啊,还有历史当中经过了所谓的理性主义运动以后,所谓的,自由派神学,它就带出对《圣经》的这种批判等等。

 

那么我给大家总结。首先,是第一个总结啊,是这样,那么,(第)一种叫做灵意解经。总括起来叫灵性解经,第二个叫理性解经,第三个叫传统解经,第四个叫感性解经。总括起来啊,比如说灵意解经,古代的就有灵意解经,甚至包括很著名的,像这个奥古斯丁,都有灵意解经的风格,那就是古代的一些教父们,一些属灵的这些牧者啊,这些教牧,他们认为《圣经》不能字面理解,《圣经》有背后更深的属灵的寓意,也就是用表面的词语隐含着很深的超越的属灵的意思,这叫做灵意,所以我们读圣经的是必须要找到背后的那个东西。所以,由此就带出了很多的叫什么呢,一种想入非非的啊,自己意想到的那些东西,所以解出来的经啊,就是五花八门,但是最后归类反而变得很简单,不外乎就是神对我们的救赎,属灵的征战,魔鬼,罪,所以啊,大概也就是这几条路子。

 

那灵意解经到了今天呢,福音派的解经,包括祷读,包括那种默想啊,包括神对自己说话,一节圣经跳出来了,感动啊,还有什么靠着唱诗说方言的这个读经等等啊,然后带出的都是灵意解经,都有灵意解经的这个传统啊,都是这个传统所带出来,它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人的生命当中有一个维度,就是人的意的、灵性的一种恢复以后的一种弥漫,在灵性弥漫状态当中,它所带出的一种领悟也好,感性也好等等所带出的一些东西。所以,这个灵意解经有它的好处,就是它会带出比较活泼的东西,不拘一格,但是有它的致命弱点,就是它带有很强的个人的东西,处境化的东西,所以当灵意解经带出教义的话,就非常小心,因为它可能不具有通用性、普遍性啊。

 

那么,跟灵意解经相反的,那么人呢,有理性,所以我们在历史解经呢,就有很多的理性方面的传统,比如说完全是字义解经,就是字面的就是这个词,到底希伯来文什么意思,希腊文什么意思,当时的意思还不是现在的意思,什么意思?然后当时的那个处境化,那个时候是什么意思?哎,这就叫字面解经,字义解经。那么这是一种啊。

 

还有呢,就是在基督教传统当中呢,就是我们进入了一种历史的historical,一种历史的分析的解经,也就是用人在历史当中的一种批判啊,尤其是考虑到《圣经》新约文本、旧约文本,考虑到当时中东的一些古代的国家,他们用这个“词”,他们用这些“约”,他们用一些“律法”,到底什么含义?所以用这些类似于佐证的、对比的,还有考古的这些东西去解经。到了历史,尤其是科学、理性主义弄的话呢,就带有一种历史批判啊,批判性的叫做historical的一种critic,这种批判解经,这样的话呢,就把圣经里边的很多的神迹都给去掉了啊,因为不符合人的理性。所以,这就是所谓新派神学和自由神学的就产生。

 

还有一种呢,就是文本解经。文本解经,或者叫做文化方面的解经,就是要把一些特殊的故事放在一种特殊的环境当中去解释,尤其是它的诗歌啊,它的预言,它的历史书,它的一些启示文学等,放到一个更加浪漫的(环境中解经,)这样的东西。还有呢,就是语法啊,根据grammatical啊,这种解经,这些都属于理性解经。到了今天呢,我们现在所听到的一些,比如说苏格拉底式的解经,归纳法解经,系统查经,以经解经,这些东西,都属于偏向于理性解经,尤其是按照系统神学的解经,就是我们带出的基督论,人性论,三一论,我们按照这个理解解经,这都属于理性解经的不同表现性。那它有没有好处呢?有这个好处啊。有没有坏处呢?有的有坏处,因为不同的理性靠对考古的,对历史的,对文本的,对字面的,对这种演绎方法的这种解经,都会带有它的局限性。因为理性本身就有局限,所以它的局限性是因为理性的局限性。

 

第三个呢,就是传统解经。传统解经,就是人类的灵意解经、理性解经形成的传统,尤其在天主教中形成了一种大公教会解经的传统,包括一些要理问答呀,包括一些什么大公会议所形成的一些正统等等。所以我们的解经呢,就不能够离开这个正统。那它有它的好处,保持了我们信仰的连贯性,但是它有的致命短处,因为我们进入了全球化时代,AI时代,机器人时代,未来的颠覆很多(传统)的时代,所以按照传统解决,我们对现在的这个问题没法应对,不好应对啊,包括其他的一些东西,包括同性恋的一些问题,也包括一个庞大的一个非福音化的地区,包括印度,包括中国就(即使)是福音化的地区,(即使)许多传统应对了,但是这些儒家传统的东西,佛教传统东西,你没有这个传统,所以没法应对。所以,你看西方解经涉及到东方的啊,一些文化处境当中,它就显得非常无力,甚至很苍白,很苍白,因为它面向过去,它是继承过去,没有开拓未来,这样形成了西方相对地比较僵硬的一些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基督教很难进入中国的知识分子主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最后一个呢,感性解经,因为人除了灵性、理性,还有感性,感性就包括,我们所谓的感性,就代表一种共情力的一种情性,包括人用自己的良心,用自己的道德,用自己的感知,感性啊,用自己的个人的经验的这种解经啊,这都属于感性解经,就是情感性的解经。尤其是涉及到个人,这种解经常常断章取义,就说,这种这不是神对我说的话,哎呀,我这样理解,因为我心里怦怦地跳啊啊,哎呀,这个东西我很有感动,我读这段经,我哭了。你看,这个解经和灵意解经特别相近,因为感性和灵性本身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它就是有交织的,在一起。这个就是个人性解经,就是还没有读懂圣经了,一下就跳到这是神借这段跟我说话,因为我很有共鸣,我都哭了,你看我眼泪怎么怎么样。

 

那么这些解经啊,因为人有灵性,理性,还有传统,还有感性,德性,还有心性等等,这些东西,所以我们都会用人性的这个东西感受圣经的一些话语。但是这些解经呢,必须怎么样呢?要看到它的长处,也看到它的弱点。所以,我告诉大家,给大家两句话,叫做寸长尺短,取长补短。“寸长尺短”就是这一些解经的地方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有很强的地方,也有很短的地方,所以我们需要的去取长补短。

 

那么三三制解经呢,既有灵意的,也有理性的,也符合传统的,而且也有情感的,也有反观自身的这样的解经。所以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领会到三三制解经,能够一网打尽,能够带出它的取长补短。但是又不繁琐,它把它都拎起来了,就像那个纲举目张的“纲”,“纲”是很简单的,就是这么一条,拎起来不是很繁琐。所以,这是三三查经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大家今天补充了解这个背景就好了。

 

内容导图

这个图大家都知道,这个图要背下来,我们的整个学习讲解其实就是这一张图片。这个图片左边的“三三才对”,就是“针对”、“绝对”、“比对”,每一个“对”当中又分为三个小的点。比如说,“针对”,有“奇”、“反”、“辨”三个概念,也是三个方法。“绝对”有“真”、“父”、“主”,三个概念,三个方法。“比对”有“己”、“境”、“髓” 三个概念,三个方法。就是这三个要点,实际上就是9个要点,我们基本上就是沿着这9个要点展开10节课学习。这三句话大家背尽量背下来,叫“奇反互鉴辨经意”,“上下关联觅真谛”,我们以前叫“觅实底”,“反躬自省神采溢”。“奇反互鉴辨经意”就是狭义的释经学,“上下关联觅实底”就是教义学,“反躬自省神采溢”就是应用神学。教义神学、应用神学和释经神学这三句话,我们就讲这个。

 

基要概念

大家看到了,我们今天是绪论,我们是讲“针对”的“奇”、“反”。“奇”是对的,合神心意。“反”是错的,罪的,不合神心意的。然后,为什么?什么是神的心意,(也就是“真”,)你一知道“奇”,或者知道“反”,你就知道“真”。“真”就是真相,就是神启示的真相,也就是圣洁的东西,神的东西,对的东西,包括神的创造,神的作为,神的旨意等,都是关乎神的,从神那儿发出来的就是“真”。这三个可以互推,这三个形成的三个支点可以互推,由“奇”可以推“反”,由“反”可以推“真”,由“真”可以推出“奇”、“反”,由“反”可以推出“奇”、“真”,由“奇”可以推出“真”、“反”,形成三个边、三段矛盾。我们叫“举一反三”,你只要三个给我一个,我就可以推出另外两个。所以,今天是基础的基础。今天这个东西大家学会了,一节经文,三三制查经,你就会了60%,剩下所有讲的内容都是在60%的基础上,往上添砖加瓦,给它细化,更加精确,更加合理,所以今天是非常关键的。大家打好这个基础非常重要。

 

那么“奇”、“反”是什么呢?“奇”、“反”是有一个时空隧道,要回到当时的处境,也就是两千年到三千年旧约和新约的处境,不是我们今天的,我们现在做的合神心意,我们现在做的不合神心意,不是这个,是回到当时神启示这句话的时候,当时的场景。因此我们要乘坐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穿越。你看,这就好像一个东西穿越时空隧道,唰一下就回到几千年前了,叫“奇反互鉴”,它是一对矛盾,由“奇”推“反”,由“反”推“奇”,场景还原。什么叫场景还原,就回到当时,到底神启示这句话针对的是什么现象,所以“针对”的核心是“奇反互鉴”,然后带出的是对当时的处境有一个场景还原。由此会带出了真相彰显。“奇”、“反”、“真”,它就会形成一个相互可以推演的东西,相互互推。大家已经学了一些东西了,所以就不给大家重复了,大家回去听、去看,不明白的继续看。

 

作业讲评

这个作业,【创12:3】……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这个作业呢,给大家两个要求,大家必须预习,没有预习的你听不懂我在说什么,叫做,真假奇反,一图呈现。有“真”有“假”,有“奇”有“反”。我看了大家的作业,大家的作业基本上都不错,除了WQ弟兄他没有把握住这个三三制查经这个概念,他展开了,可以说也是读经有素,思考有素,训练有素,他展开了一个篇幅,一种以经解经,由此带出了一些特殊的一些历史(的)东西,这个是可以的,如果你去带领查经,带领小组解经,自己研读可以的。

 

但是呢,干什么吆喝什么,我们现在学三三制查经,你要把三三制查经学好,所以,我给WQ弟兄以及WQ弟兄这类的,就是他可以阅读、可以思考、可以研究的这些人,一个最根本的一个原则,就叫做按部就班。因为你学任何的东西,你比如说,学跆拳道,学泰拳,学这个中国的武术。你要学中国武术,你就按照武术的这个套路走,你要学太极拳、气功就要走这个,你要学泰拳你就走泰拳,你要学拳击就走拳击。现在呢,既来之,则安之。如果你学三三制查经,你先把三三制的概念弄清楚,把三三制这个套路弄清楚。然后呢,你才把它学会。你学会了以后你就知道,它一定是有效的,它不是白给的,它非常有意思。那么三三制解经,它绝对不会太难。你想想,WQ弟兄,你刚学第一课,你的作业做到那个程度啊,那不是把人都难死嘛,对不对!有意地难为学生,也难为老师。可以说,我也答不出你那个水准,你那个水准应该是查考了很多,想了很多,甚至可能ChatGPT也都上来,这个东西不是这样的。

 

我们三三制查经针对的是平信徒,也就是年长的,没有太多时间的,也没有时间读神学的,也没有钱买很多的解经书的、也看不懂的这些人。而这些人的解经又要解得中规中矩,而且合神心意,是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约束条件是这样的。我们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明白了么?所以,记住,我们有一些有研发能力的人、有研究能力的人,或者说是智力比较好的人。你不要犯常识性的错误,也就是说我们的学习不可能第一课第一个问题这么难,你现在想得太难了,这不可能是那样的解法。三三查经如果那样的话,它可能寸步难行。

 

我要告诉以WQ弟兄和其他的很多弟兄姊妹(为代表的)有一些研究能力的人,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什么呢?就是在开始的时候,干什么一定吆喝什么,你要倒空,你要把你所有的东西倒空,叫虚心的人有福了,哀痛的人、清心的人有福了,你要都倒空,叫归零,你要学这个,你就学这个。你不要掺杂很多,这个解经,那个方法、这个方法,什么十步解经、五步解经、归纳解经,什么系统解经、以经解经,然后接下来带出苏格拉底解经。不要搞那些,你现在把它都清空了,你就去学三三查经,硬着头皮把这10课学下来。没有多少时间,20个小时,你把它学下来就行了。你看好不好?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以前,我父亲曾经告诉我,他学中医,他本身是学西医,然后又去学中医。所以,他在学中医的时候总是拿西医套,这个东西就是中医的肾就是西医的肾啊,中医谈的心就是西医的心。其实不是这样!一个是谈人类的功能系统,一个是谈人类的气质系统,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所以,千万不要套!我们以前的经验,凡是套的效果都不好。凡是套的,自己读过一些神学,效果都不好,因为他一开始就掺杂了很多自己的东西。记住啊,聪明的人特别喜欢掺杂东西。我就告诫WQ弟兄,以后所有的像WQ弟兄一类的弟兄姊妹,现在第一步你们一定要学好,我这是为父为母的心,我要告诉你,否则的话,你会浪费很多时间,浪费我的时间,浪费你们的时间,千万不要这样!一门深入,一心深入,等你学好这10课,然后你再去学别的解经也可以的,但是你既然学了这个,你要把这几个概念弄好,总括起来就这9个概念,9个概念你把它学好。好吧?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这(里)当然是这个“福”,是福音。我们记住啊!就是借着WQ弟兄他这个答案我告诉大家的,解经重要的是dig out,“dig out”就是把它挖掘出来,而不要read in。“read in”是什么呢?读进去。读进去就是这个经文呢,单单的这节经文,你看不到那些信息,结果你把整个从新约到什么旧约,从《创世记》到《撒迦利亚(书)》,然后新约从《马太福音》到《启示录》全给读进去了,结果这一节经文你可以写出一篇博士论文,不是这样的。这个三三制查经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就这段圣经论这个段圣经。假设,就留下这么一段圣经给你。你呢?不要想太多,想到你要读过这个。你先立足一节经文,你把它挖掘出来。不要没有学会走,就想跑,就想飞。你就是把这一节圣经原汁原味拿到了。

 

我管它叫吃甘蔗。吃甘蔗你要什么呢?一节一节地嚼,因为每一段儿甘蔗都有它的蜜汁、甜汁。你不能够看到一节甘蔗,这儿嚼一口,那儿嚼一口,把甘蔗上面嚼一口,下面嚼一口,不是的,甘蔗得一点儿一点嚼。所以三三制解经的特点就是一个字一个字,一节一节的,一段一段的,或者一个概念一个概念这样解经,要把每一个东西都要挖掘透,叫做dig out,把它挖掘出来,都有宝贝。然后呢,不要读进去,不要哎呀自己读过很多解经,把它都读进去了,来一个大拼盘儿啊,来一个大杂烩,来一个海底捞,来一个什么?新加坡有一个过年时候(的美食)叫“捞鱼生”,很多东西弄在一起,“捞鱼生”据说是福建过来的,这样的情况。

 

所以呢,我们有一些肢体,我不知道怎么学这么好,是不是有一些请教啊,有些交流啊,就是非常好,有的得了A+。所以呢,我们给大家的答案呢,参考,记住啊,是参考答案,为什么参考答案,一会儿我要解释一下。我给大家参考答案,就是这样的一幅图,(这个“真”)你可以说是“救恩”,也可以说是“福”啊,一个是“赐福”,也可以是“救恩”等等。有的人写的是“福”,有的人是“拣选”的“拣”,都不错啊,都不错。我觉得用“福”字也可以,“福”字更符合,当时这节(经文。这节经文)很短,假设我们没有买到圣经,或者圣经被封锁呀,被摧残,就留下这么一句话。我们看到这句话,我们就能够挖掘出这句话的一些信息,就是神要透过它给万民要有一个福气,要有一个福啊。然后呢,他(即亚伯拉罕)的(反应)不明白,他可能是吃惊,可能是疑惑,可能是拒绝,可能是不相信,可能是小心,可能是迟疑,你都可以,我用一个字(总结“反”),叫“惑”。

 

那么,另外一个呢(即“奇”),就叫做“信”,你可以叫做“信”,也以叫做“记住”,也可以叫做“顺服”,也可以叫“铭记”啊,我用了一个“铭”,“信”其实就是“铭”啊。“信”是什么呢?是我听进来的话,我相信,成为我内在的信念,所以就是铭刻在心,这个意思啊,我就记住了啊。所以,亚伯拉罕那个时候并不明白,当时会有耶稣来,虽然他知道遥望,但是他看不太清楚,因为旧约当中没有特别明确的这方面的启示,有是有,但是(对)亚伯拉罕当时的人(来说)不能说太清楚,所以他就记住了。然后,接下来呢,他就相信。这可以啊。然后接下来呢,为什么“惑”呢?因为他相信了这个神要(赐给)万民这么一个恩典,这么一个福气,实际上就是救恩,所以他牢牢地记住,他相信,这绿线就代表跟他产生了一个直接的一个偶合啊。

 

那么,这个“假”呢?“假”的意思是什么呢?“假”的意思就是神对亚伯拉罕的一些特殊的带领和拣选。(这)实际上是个人的一种幸啊,一种临幸,或者是叫幸运啊,就是我个人的,我家族的,甚至我所谓的希伯来人,因为亚伯拉罕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么多希伯来人,只是河那边过来,大河那边渡过来这个意思,“希伯来”的意思就是渡河的意思,从河这边过来的,这样,所以他认为是我个人的一种幸运,有神的带领或家庭的幸运,带有我的家族的幸运,甚至我以后的子孙的幸运,他没有想到这样一位神要透过我,要带给很多很多的万邦万族这样的,所以他不了解这个东西。

 

因为在亚伯拉罕那时生存的时候,这个当我们做分辨的时候我们会知道,因为那个时候的每个民族,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偶像,都有自己的神,就是各个的部落,各个的民族都有他的神。所以,亚伯拉罕认为呢,这位神啊,可能单单地他虽然相信这是一位真神,但是这位真神可能单单地看中我,赐给我一些幸运。没有想到神要借助我,实际上要带出的这种福气,这种赐福(是)要临到万邦的,所以他不知道,所以,是这样的。那么,你说,你不用“幸运”啊,你用说这个,就是“我自己的家”,“我自己的族”,“我自己的民”,“我自己的后裔”,这都可以,就是这个救恩怎么会临到外邦?他不知道。

 

所以,这样(的话,)我们(说,他之所以)“惑”是因为他的生命受到这样的观念的影响,所以他会产生惊讶或疑惑或拒绝,然后他铭呢,铭记呢,他是受到了这个真相的一个感召啊,一个感召。所以就带出了“我”,所以这里边有“绝对”,“救恩”就是“绝对”。有这个“针对”,“针对”就是针对当时亚伯拉罕的那个处境,亚伯拉罕的这个这个情形。那么“比对”呢?“比对”就是我,就是这个小人儿,就是我,你看到了吗?这张图,这张概论,为什么说概论,就把整个的课程的精要都概括起来了。所以为什么说你学懂了这一课,三三日查经,你就掌握了60分,你把这个图,这个搞好,这个概念搞好了都可以。

 

好吧。那么是这样,我们还留了一些题目,还留了一些作业题,作业题我想呢,因为要展开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我把时间交给大家和FY。在作业题的切磋过程当中呢,可能问出一些好的问题,然后我再给大家有一些回应啊,好吧,我今天的讲解就到这儿。记住啊,我再补充一下啊,记住啊。我们三三日查经沿用的圣则的风格,就是宁缺勿滥,宁简勿凡,要言不凡,大道至简,就是能用一个字表达就不用两个字。能用两个字不用三个字,是这样的。这样表达呢,能够反映出人对关键点的那个要害的那个领悟和把握,表达。

 

那你说我没有这么高的抽象力,我的华语也不一定这么好,汉语不一定这么好,那我就用两个字,四个字,我用一句话概括,可不可以?也可以的。所以,你不要纠结于这个措辞到底是一个字还是几个字,还是一句话,关键是你一个字表达那个精意是不是把握了,真谛也好,“奇”也好,“反”也好,是不是把握住那个意思了。这个最关键。所以措辞和表达因人而异,但是你表达的那个精意是不是圣经启示的那个东西,我看的是这样啊。好吧。

最后修改: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