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班第七讲(第11期第七讲)文字版
第11期第7课文字版
弟兄姊妹:欢迎大家回来继续学习三三制查经法。我们今天要开始新的一课,那就是第课“真寓神意”。“真”是属灵的真相,我们已经谈过。“寓”的是寄寓的意思,包含的意思,也就是神意包含在真相里边,或者说神意寄托在真相里边。“神意”就是父的心意,也就是神要启示这个真相背后所寄寓的神的美意。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这一讲的内容讲解。首先,我们内容定位,我们知道三三查经法有三个“对”,那就是“针对”、“绝对”、“比对”。截止到上一讲,我们已经完成了对“针对”的讲解,那就是三个方面:奇、反、辨。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在分辨这个方面。为什么呢?这是狭义的释经学的核心部分。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努力地学好,能够基本地掌握,并能够运用得娴熟通达。这一部分如果掌握好,接下来学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从这讲开始,我们要讲“绝对”,也就是三三制查经法的第二个“对”,它是关乎属灵的,所以我们用紫色。在我们的课程当中,紫色一般是关乎属灵的。“绝对”也有三个方面,我们称为“绝对三部曲”。哪三个方面呢?我们叫做“真”、“父”、“主”。“真”我们已经谈过了,它就是真相,而且是属灵的真相,不是我们人世间的一些事实,一些客观的过程,一些物证、人证,一些数据,一些定理、定律,不是这个。“真”是属灵的真相,它是什么呢?它是神所启示的,所以叫做“神所示”。它不是我们肉身可以经历、肉眼可以看见、五官可以感受到的,也不是我们的理性或者是我们的实验,或者是我们的梦想或想象所能够经验到、想象到的。所以,它只能依靠神的启示,而且它是真实的,它是属灵界的真实的过程,真实的现象,是这样的一个“真”。这一点我们从第一讲“绪论”,还有其他的几讲当中,都已经谈过了,想必大家有相当多的印象和了解了。所以它是神所启示的。
“父”是什么呢?父是“神所愿”。什么是神所愿呢?就是我们当把一句话,当我们表达自己的一个心思,当然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别人也看不到的,当我们把这样的一件事实或者心思启示出来、说出来的时候,我们总是表达着自己的一个潜在的愿望、潜在的动机、潜在的一种想法。所以,当神把灵界的东西启示给祂的选民、祂的儿女的时候,也带着神的一个心意。因为神是至善的,所以总是关乎神对人的一个美意。所以这是不同的,一个是神启示的属灵的一些客观的实际,一个是神背后的,也是客观的,是神发自内心的,神心底里的一个愿望。所以,我们不仅仅要了解真相,更要了解启示真相神的一个动机、一个愿望、一个善意,这就叫做“神所愿”。
那什么是“主”呢?主的意思就是“神所备”,就是当神启示的真相,同时神也隐含着寄托着或者是明确表达出祂的愿望,但是神的愿望一般是比较高超的,我们的肉身,特别是犯了罪以后,我们是很难达到神的愿望的。所以,神在新约里边就给了我们一个特殊的恩惠,这个恩惠都集中在祂的儿子生命当中,在祂儿子所成就的救恩当中,所以叫做“神所备”。那就是“主”,那就是主耶稣基督,神在祂儿子我主耶稣基督的生命当中为我们预备的一切可以让我们能够行出、能够合神心意有这样的一种生命和见证的这样的能力,为我们所预备的恩典,这就叫做“主”。
所以叫做“真”、“父”、“主”。我们对于神所启示的“真”呢,我们一个基本的前提,基本的原则就叫做“信”。因为我们不可能用实验、重复,也不能够去追问神,因为神是高过我们的,神是个灵,这不是可以透过实验或者实践所能够、可能够测到的,所以我们要信全然地相信。第二个对于父的心意,我们要“会”。“会”的意思就是心领神会的意思、领会的意思。有的时候神直接启示出来了,比如说,神对使徒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所以这就是神把祂的心思已经直接地展示、启示给门徒了。但是有的时候神的心意是隐含的,是我们需要对经文不断地揣摩、不断地思考,能够比较明确地推之的、悟到的,所以我们要心领神会。第三个方面呢,关于“主”,在主里面的恩典是神为祂的儿女所预备的,所以我们应该“靠”,“靠”就是信靠的意思、凭靠的意思。我们不要靠着老我,不要靠着罪性,不要靠着血气,要靠着神赐给我们新生命,又要借着在主里面的恩惠,包括神所成就的这个救恩以及圣灵的感动、引导和更新。所以,我们才能够合神心意,与神同行同工。
所以叫做“信”、“会”、“靠”,带出了对“真”、“父”、“主”——神启示的圣经的这些特殊信息,我们能够带出我们信仰回应的基本的三个原则,那就是真相当信,父的心意当会,主的恩典当靠。所以这部分我们谈的实际上是“教义之源”,所有的教义,几乎是所有的教义,基本上都是从这个“绝对”方面我们引出来的。我们从《圣经》启示的使徒的言行、主耶稣基督的言训,还有种种的历史书和现象方面的一些描述,我们可以得出这个教义,教义是基于真相的,教义是基于父的心意的,教义是基于在主里边成就的救恩的恩典的。所以,所有的教义,几乎所有的教义,应该都是从“绝对”这个方面的我们的领悟,我们在读经方面的真正的一种得之而产生的。所以这一部分是产生教义的部分,也就是很重要的属灵原则方面、属灵的原则的这样的一个仓库,这样一个宝藏,这样的一个源泉。所以我们也要高度重视这方面。那么我们这一讲将谈两点,那就是“真”与“父”。你看,有的时候我们一讲可以谈两个方面,有的时候一个方面我们可能是谈四讲。这就是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该难的时候我们要讲得多一点,讲得细一点,有的呢,它的核心的内涵、核心的定义比较清楚,我们就要讲得快一点。这个视频我们先到这里面,谢谢大家。
弟兄姊妹,欢迎大家回来,继续学习三三制查经法第七课的内容。在这个视频里面,我们将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被启示的真相以及启示者背后的动机之间的关系。在我们日常接触的文体当中,有一类文体最能够反映出这二者关系,那就是寓言。所谓的寓言就是作者透过讲一个故事,它可能是真实发生的,也可能是虚构的,然后借此来反映作者的理想、作者的信念、作者的价值观,作者的好恶、作者的审美。类似于这样的一种题材还包括小说,包括诗歌,还包括类似的童话等等都有可能反映出这种关系。历史书怎么样呢?历史不是最客观的吗?是基于事实的嘛,尽可能地客观再客观的,但是我们说,实际上百分之百的客观不可能的,即使是历史书也有作者的选材也寄寓着作者的一些价值观。所以,我们就拿中国儒家传统来说,儒家传统影响中国非常深远。它建基在一些经典,所以总括起来就是所谓的“四书五经”。
我们现在给大家举在“四书五经”的两部的经典,一个是《春秋》,一个是《诗经》,它们都属于“四书五经”当中的“五经”类的。在《春秋》这部书当中,所谓的《春秋》不是孔子所做的历史书。孔子不是作者,孔子是一个编辑者,他是根据鲁国史官对于那个时候的一些历史,按照编年的顺序做的一个历史的记载。所谓的《春秋》就是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的正史的编年史,然后他进行选材,同时在关键的一些历史事件的背后做一些评注而已。这个选材实际上充分反映了孔子的一些价值观、他的一些评判。另一部书叫做《诗经》,《诗经》也是这样,也不是孔子所做,实际上是孔子也是一个编辑者、一个采编者。那是根据当时民间的、宫廷的、贵族的等等流行的一些非常不错的一些诗歌,所以孔子就把它们编辑起来、编纂起来,编纂成书,形成三百零五首,所以号称“诗三百”。所以这两部书看似孔子都是编辑者,好像不是作者,但是在编辑的过程当中,作者的好恶就在他的选材当中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了。
关于《春秋》,孟子就谈到了孔子编辑《春秋》时的一个基本的动机,以及他达成的一个特殊的历史的果效。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作为孔子衣钵的继承人,他深知孔子作《春秋》的动机。孔子之所以如此选材,甚至如此地做一些评注,实际上就是要为后世立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何为正统,何为叛逆。这样,在历史当中,凡是读《春秋》的,凡是受儒家的这个正统学说影响的,在儒家正统学说熏陶下所长成的一些所谓的士大夫,还有一些所谓的一些才子佳人,他们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孔子这个正统思想的影响。所以,这就是孔子作《春秋》的基本的动机,反映在他对一些编年史的一些编纂和删减上。
《诗经》它也有一个基本的动机,《诗经》的这个动机其实被孔子自己一语道破了。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那就是孔子在编辑诗三百的时候,他要陶冶当时国民的情操,也为后世立定一个审美的标准。所以诗歌可以言志,诗歌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诗歌可以潜移默化,诗歌可以移风易俗。所以,孔子在编辑“诗三百”的时候,他有意把一些特别纯良的、特别美好的、特别良善的、特别纯美的一些东西编进去,而忽略那些粗俗的一些东西,为的是为后世这些学子们、后世的人们读到《诗经》以后,他(们)潜移默化地就会受到《诗经》的这样的一种精神的一种影响。“思无邪”的意思就是要表达出一种纯粹的一种情感、一种情愫。比如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我们想象的认为儒家都是非常的一本正经的、正襟危坐的等等,类似于民间的这种男女之情,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实际上这是对孔子的误解。孔子在编辑“诗三百”之所以把这样的一个诗歌引进来,他就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动机,就是把男女之间最自然、最纯洁、最美好的爱情,也能够做成一个案例,影响后世男女的恋爱。所以我们在读《诗经》这首诗的时候,完全没有被一些淫邪的东西所影响,反而觉得这是确实非常美好的一幅图画。所以孔子借着《诗经》,他带出了这样的自己的一个动机。所以由此我们或者可以受到这样的启发,大家可以理解属灵的真相以及启示真相的神的动机之间的这个关系。我们这个视频就讲到这里。
弟兄姊妹,欢迎大家继续学习三三制查经法第七课的内容。在这个视频里边我们将从《圣经》里边给大家举两个例子,进一步说明所谓的启示以及启示者动机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看左边这张图,左边这张图谈到了历史当中一个非常奇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事件,那就是战功赫赫的亚述(应为:亚兰)大将军乃缦,他听了当时以色列人以利沙——很著名的先知的建议,他长了大麻风,他没有办法去医治,所以以利沙让他到约旦河里洗七次,他就真正地照着做了,然后身上的大麻风奇迹般地消失,他被医治。借着这样的一个启示,当我们读《圣经》,读到神的这样的一些启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了解启示者的一个心意,那就是这位神是至尊的、是超越的,祂需要人去尊荣,需要人去认识。当人认定祂的时候,这位神就按着己意去施恩典,祂想恩待谁就恩待谁,祂想怜悯谁就怜悯谁,祂超过万有,超过其他的假神。所以,无论是其他的民族,万民万邦实际上最后都要认定祂,都要认识祂,可以实际上反映出这样的一个神的心意。乃缦不仅听了以利沙的建议,当他被神迹医好的时候,然后他回到自己的祖国,也就是亚述(应为:亚兰),然后从他自己,到他的家人,到他的部下,他最终都去掉了其他的一些宗教的崇拜、偶像的崇拜,单单地尊崇这位至圣的真神。这也是反映出神启示这段圣经以及启示这个案例的一个背后的心意。
右边这张图也记载了耶稣医治一个特殊案例所带出的一个背后的神的一个心意。那就是有一个生来眼瞎的人见到了耶稣,耶稣为他医治了。当门徒开始看到这位生来眼瞎的人的时候,他们不解,他们认为背后一个真相就是这个人犯罪或者是他的父母或者祖先犯罪,这个人是承受了犯罪的后果,所以他生来眼瞎。耶稣作为真神,所以他知道背后有更加奥秘和超越的一个神的心意,那是什么呢?神要借着耶稣的医治来怎么样?彰显祂荣耀的作为、祂的大能,祂的至尊。所以耶稣知道了这个背后神的心意,所以就对门徒说,不是这样的,不是因为他祖先的罪所导致的,而是神要借此彰显出祂的作为。所以你看到没有,门徒是不错的,门徒看到了这个现象,他(们)就找到了属灵真相。如果对比现代人,现代人很可能会说这个人可能是遗传的问题、基因的问题,或者是小孩(的时候)得了什么疾病的问题,他(们)不会从属灵的意义来解释的,他(们)只能从一种肉身的、生理的、现象界的这种角度来解释。所以门徒虽然看到、推测到一些属灵的一些意义,但是他(们)没有看透,只有耶稣基督带出这些属灵的意义。所以我们读《圣经》的时候,我们不仅了解现象,而且了解背后的真相,更要了解启示这个现象和真相背后神的一个心意。这就是我们这一讲所要带出的最最核心的有关“绝对”界、灵界方面的这样的一个关系。我们这个视频就讲到这里。
弟兄姊妹,欢迎大家回来继续学习三三制查经法第七课的内容。我们首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太1:1】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后裔、子孙:原文作儿子,下同)耶稣基督的家谱:为什么《马太福音》开门见山先谈家谱呢?这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针对”,那就是针对当时犹太人对耶稣身份当中的一种争议,很多人是不解的,很多人是无知的,很多人是怀疑的,很多人甚至是否定的。《马太福音》是针对犹太人的,所以神兴起马太写下“犹太福音”(即《马太福音》)主要是针对初期教会当中在犹太社群里边有一些信徒对耶稣基督的身份不太了解,同时有一些人攻击耶稣基督的身份,还有些人造成了这些人的一种混乱和怀疑。所以,《马太福音》开门见山就带出了耶稣基督的家谱。因为犹太人是非常注重家谱的,而且神应许弥赛亚一定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一定是大卫的子孙,所以你看到它一开始就谈到这一点,那就意味着什么呢?在犹太人当时的社区里面对耶稣的身份已经带有普遍的争议而且很多人怀疑,很多的初信徒对这个方面也不甚了了,所以神就差派马太带出这样的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所以我们会用这样的一个“一举三得”的图来概括这节经文当中所针对的现象、神希望的现象,也就是“反”和“奇”,然后它所背后的真相。所谓的“反”就是在犹太社区里边的人对耶稣基督的身份,尤其是祂与神所应许的弥赛亚要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有误解的地方,有争议的地方,有怀疑的地方。当然神的希望是祂的儿女、主耶稣基督的信徒能够相信这个拿撒勒人木匠,也是木匠的儿子耶稣,实际上就是神所应许的弥赛亚。祂不仅仅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而且也是大卫的子孙。虽然祂来自拿撒勒,那里边没有出过著名的先知,但实际上祂有非常非常严正的一个血统,这个血统是神应许弥赛亚的血统,所以这对犹太人,犹太人非常注重这个血统的,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证据。所以我们说这位拿撒勒人实际上就是弥赛亚,这就是真相。在这样神启示真相的那个背景当中,其实我们看到在真相“耶稣是基督”的背后,还有父的心意,那就是你要认祂、你要信祂。“认祂”就是认识祂、认定祂,这个木匠就是神所为犹太人以及为整个人类预备的救主,同时也要信靠祂。所以这就是父启示这段圣经的心意,特别是借着家谱要带出耶稣是基督的这样一个心意,让我们认祂、信祂。当然,还有“主”,我们怎么认祂?怎么信祂?光靠我们血气吗?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得需要我们与主联合,而这个联合是需要救恩的成就、圣灵的赐下以后才真正得以完全的。所以这方面,关于“主”,在主里面的恩典方面,我们留待下一讲跟大家进一步讲解。我们这一讲就到这里。
弟兄姊妹:欢迎大家回来继续学习三三制查经法第七课的内容。我们在这个视频里边给大家做一个总结,那就是“求真密钥”,就是“求真”有基本的一个原则和规律,有基本的方法和途径。所以我们的背景画(见PPT)再一次给大家展现出一个大道、一个途径,那就是“求真有道”,简单地概括,高度地概括,那就是“归纳演绎,实验逻辑”,怎么样呢?“无能为力”。归纳和演绎,这是我们人寻求知识、总结规律的基本的方法。实验和逻辑,就是我们用各种实验的方法,包括所谓的生产实践,也包括生产、科学实验,也包括所谓的阶级斗争等等,无论是社会实验,还是科学实验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人类获得真知灼见的一些方法,但是在求得属灵真相方面,它们是全然的无能为力。因为属灵的真相,它是灵界的东西,我们肉眼,我们的人间是经历不到的。只能是透过灵界的真实,也就是灵界的存在,那就是神,那就是天使,怎么样呢?带出来,带出属灵的实际来,所以需要启示,那么才“无能为力”。所以你要了解属灵的真相,千万不要去标榜自己是什么有什么学位,有什么科学,怎么样,这样带不出属灵的真相来,你也掌握不了、了解不了有任何的属灵的真知灼见。所以你靠什么呢?靠神的启示,也就是“欲涉绝对,须靠神启”。你要想涉足“绝对”的,我们这个“绝对”是涉及到灵界的,超越时空的这样的一些事实现象和过程,需要什么呢?需要靠神的启示。所以,对于神的启示,你“相信而已”。相信而已,你就不要再做什么论证了、再做实验啦、再做什么重复性实验、定量性实验、反复性实验怎么怎么样,不要这样了。我们在医学当中还有一些所谓的双盲试验等等,不要搞这些东西了。因为这些东西对灵界的东西是没有作用的,没有效果的,你相信就可以了。
所以这就是求真的秘诀,借着我们的相信,古往今来的很多的事件我们都有了答案。我们对过去的,神说:“起初神创造天地”,我们就相信万有是神所创造的,包括宇宙,包括地球,包括我们人。我们对未来,我们也无法研究,当我们读《圣经》的时候,我们知道神启示耶稣基督还要再来,同时神启示,那就是新天新地将替换这个人世间的这样的一个自然的物理的环境等等,我们的身体也会变化,要从可朽坏的变成不可朽坏的等等,这些东西你无法用实验去验证的,你只能相信。所以,我们对过去要相信,我们对未来要相信,我们对天上的过程要相信,比如说,天上有属灵的争战等等,我们对地上的东西也要相信,告诉大家我们这个地上人之所以有死亡是因为是罪的代价,“罪的工价乃是死”等等。这些属灵的一些解释,属灵的一些启示,我们相信就可以了,因为你无从论证的。求大家能够明白这个密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如果你简单地相信、单纯地相信,你不为所谓的理性主义所动,我们就有最大的福气了。我们对《圣经》的了解,人与神的关系就很直接地、很单纯地建立起来了。感谢赞美主,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这个原则。我们这一讲就到这里。
弟兄姊妹,我们在这个视频里边将给大家举第二个例子。首先让我们进入神的话。【罗12:15】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这一节经文大家也应该比较熟悉。这是神对祂儿女的一个要求,这是一个现象界的要求。这个要求当然针对初期教会,特别是罗马人信徒和犹太人信徒,他们可能有一些不和谐,磨合得不是很好,有一些张力,就像初期教会很多的地方的教会都跟当地的犹太人信徒有一些张力,当然也反映出当时的信徒,包括罗马人信徒和罗马人信徒、犹太人信徒和犹太人信徒之间,还没有感受到在基督里合一的一个属灵的共同体的休戚与共的真实的属灵实际,也没有借着这个时机带出生命的见证来。所以神就透过使徒保罗带出这样的一个美好的信息。这个美好的信息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呢?来看它背后的真相,背后的真相我们会知道要想能够达到这种圣徒的休戚与共,不是我们人间的同情、人间的共情,无论是一种血缘的、阶级的、同僚的、民族的、文化的背景,不是这样,它是一个属灵生命共同体里边所带出一种特殊的休戚与共。所以这需要从“绝对”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从“真”、“父”、“主”的角度,首先从“真”这个层次来看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主里一体”,有一个属灵的生命共同体,基督为元首,我们在基督里互为肢体。这就是圣而公之教会,这就是真实的团契,属灵的团契。因为有这样的一个身体,我们才能够与喜乐的人同乐,与哀哭的人同哭,才能达到神的这样的一个希望,所以叫讨神喜悦。当我们认定主里边有这样一个生命共同体了,同时我们也享受了这个属灵的生命共同体了,我们要明白神的心意,神为什么带出这个命令?神为什么让我们借着这个命令能够回到生命共同体这样的一个真相里边,借着对这个真相的认识和真实的信靠,我们才能活出神的这个要求,这就反映出神让我们识大体,爱如己,也就是神让我们聚焦到这个属灵的生命共同体这个真相上,同时我们就可以活出一个爱人如己的生命了。因为这个爱人如己再也不是道德的,再也不是律法的,而是一个真实的在基督里面成为一体,我们就不是人和人简单的一种关系了,实际上我们是这个生命共同里边的互为肢体的关系了,所以你爱别人就等于爱自己。正像使徒保罗透过《以弗所书》告诉我们的,我们在基督里合一,没有人厌恶自己的身子。当我们爱自己的时候,就是爱别人,爱别人也是爱自己,所以叫爱人如己。对于圣徒来讲,对在基督里合一的人来讲并不难。所以父神启示这个原则,同时让我们看到主里一体的真相,就是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个真实的身体,能够享受这个真实的身体,同时活出一个爱邻如己的人生,彼此相爱的人生。感谢赞美主,我们这个视频就讲到这里。
弟兄姊妹,欢迎大家回到三三制查经法第七课的学习中。我们在这个视频里面,将给大家做一个总结,题目是“善解神意”。神启示新旧约圣经,对于古往今来的很多很多启示的一些要义,启示的一些现象,到底要表明出什么样的神的心意呢?神的心意有很多,我们能不能够给大家归拢一下,总结一下呢?我们说是可以的。所以神的心意呢,我们给大家总结五个方面和五个内容。第一个呢叫做“真神当识”,第二个叫做“仁义当行”。这里边主要是针对《旧约》当中启示的这位神,让我们能够明白这位真神是真实存在的,是超越万有的,是万有的创造者,所以让我们认识真神,认定真神,尊崇真神,这是独一的真神,不要去拜偶像。这是神启示《旧约》当中的,包括《新约》当中的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有一位真神让我们当识。所以神启示《旧约》各个方面,实际上祂背后都有这样的一个基本的心意。
第二个来讲“仁义当行”,我们也说人在肉身的阶段,人是可以活出相对的一种仁义的人生,而绝对的东西在属灵层次当中,在身体里面要靠着基督成就的救恩,要靠着圣灵,要靠着神更新我们的新生命。但是人依然可以在人的层次当中,人性的层次当中,活出一个相对仁义的人生,包括人的同情心,人的一些先天的良善,人内心的良知所带出的一种催逼,这样都是神所喜悦的。所以在《旧约》当中有义人,包括对先知挪亚的一种称赞,挪亚是义人、是正直的人、是完全人等等,这也是神所喜悦的。不要认为真正地我们得救重生了,我们认为以前都是罪人,所有行的一些公义的东西,仁爱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的,不是这样的。即使是外邦人,按照神的普遍的恩惠,也欣赏一些人能够有同情心,能够成为一个像好撒玛利亚人那样的一种言行,这也是合神心意的。不要认为自己属灵,许许多多事都不在乎了,不是这样的。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很属灵,但是没有同情心的时候神不喜悦;当一个人还没有认定耶稣基督是他的救主,但是他行出仁义来,从普遍恩惠的角度神也是喜悦的。所以,《旧约》给我们看出来有很多的所谓的义人,所谓的正直的人等等都是神所喜悦的,这是从人文的层次。所以,“仁义当行”也是神启示《旧约》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与《新约》结合在一起,《新约》特别是透过“四福音”,实际上神借着“四福音”给我们传递的一个基本的心意,那就是“耶稣当信”。耶稣是个木匠,是一个没有佳形美容的、一个来自于拿撒勒的边缘的乡村这么一个人,但是祂是主、是神、是神的儿子、是神所差派的弥赛亚。所以,这样的一个外在的东西和属灵的东西统一起来,就是耶稣是基督,让我们当信,这是神启示《新约》,特别是“四福音”,是神背后的一个基本的心意。
再接下来“圣体当爱”。当神成就了在基督里为我们预备的救恩的时候,又借着很多的使徒所传递的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圣体建立了,神圣的教会在人间落实了,那么我们就需要在这个圣体里合一,享受这个圣体,爱这个圣体。彼此相爱就成为门徒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也成为讨神喜悦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我们要想讨神喜悦,在《新约》当中成为神的儿女,成为真正的基督徒,我们要彼此相爱,这也是神启示《新约》当中的背后的一个基本心意。
然后接下来“神国当求”,所以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神在《新约》当中,也在《旧约》当中,实际上也都谈出了一个神荣耀的国度是我们当追求的,当努力与神同行同工去拓展的。所以这五个方面其实反映出了五大关系,“真神当识”反映的是人与神的关系,“仁义当行”是人与人的关系,“耶稣当信”是人与主的关系,“圣体当爱”是人与体的关系,也就是圣徒之间的关系,“神国当求”是人与国的关系。这五大关系反映背后都有神的心意,也就是神的心意也透过这个五个维度彰显出来。这样我们在读《圣经》当中,无论《圣经》启示的多么的特殊、多么的特别、多么的丰富、多么的个案化,但是背后神的心意基本上是这个五个维度、五个方面。我们把握住这五个维度、五个方面,我们基本可以做到善解神意,而且也有望合神心意。感谢赞美主!我们这个视频就谈到这里。
弟兄姊妹,我们已经基本讲完了第七课内容。接下来这个视频我们将给大家出一道题,作为“学而习之”的内容。我们这道题是圣经《马可福音》里的一段经节【可1:22】众人很稀奇他的教训;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文士。我们的问题是:真相为何?父意如何? 也就是这是一个现象,是当时的人与耶稣真实的交流,听过他讲道的人的一个见证。这个见证反映出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耶稣虽然教导律法也好,先知的教训也好等等,但是祂不像文士,也就是祂谈的内容是文士所教的内容,但是祂表现出来的生命的气质不像文士,像很有权柄的人。所以,这个现象是当时的见证人给我们留下的一个历史的真实的一个定格,一个场景,一个生动的画面。我们的问题就是,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呢?背后是因为什么样的真相带出来的这样的一种印象和现象?然后神为什么保留了这样的一段文字,神要启示什么呢?父的心意是什么呢?所以大家根据这一讲真相与父的心意的关系,我们希望大家能够理清这个关系的本质,同时也能够解明这节经文带出的“真”与“父”之间的关系。感谢赞美主!至此我们第七讲就讲完了。以马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