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期第十讲(提高班第三讲)举一反三文字版
第19期三三查经培训
第十讲《举一反三》
2025年5月27日
我们一转眼(就是)十九期(的)最后一讲(了),这就意味着凡是坚持下来的人都是精兵强将了,都是很厉害的,至少我们的态度是非常对的,可以说是好学的,好学不倦,你只有好学不倦,你只有好学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所以,此时此刻我要祝贺大家,彼此也(要)祝贺,尤其是找到感觉的人。记住!感觉很重要,没有找到感觉的话,你还是在门外,找到感觉的话,你就觉得这个太有趣了,似乎打开了一扇门,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如果不明白的话可以切磋一下,我相信YDD、LXL,还有YP,还有YSE等等,这些人,应该还有YH,我相信有很多人已经找到感觉了,找到感觉不容易。没有找到感觉怎么办?继续找!一定要把南墙给它撞开,撞了南墙不回头,一定要把牢底坐穿!
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方法是绝妙的,是一个好方法,如果我有孩子让他学神的话,我就让他用这个方法。我有门徒,我自己亲自带的门徒,我就让他学这个方法,没有别的方法,就这个方法,这是我迄今所看到的最好的,因为我也读了大量的释经学的一些原著,各种课程,现在其实这个方法是综合的。有感觉的,知道我在说什么,没有感觉的,可能还有些不了解,甚至还有些抵触,希望大家能够从善如流,能够慧眼识英,然后能够有慧眼,能够找到好的东西。最怕的就是不识货。所以,我今天在毕业的时候,在最后一课的时候,我要给大家说几句心里话,希望大家明白,如果大家觉得于博士不是一个白给的人,我的话多少有点分量,我就告诉你,学好这个方法,你跟人谈话你都有智慧,你都知道别人在说什么,有的时候别人在讽刺你,你都不知道。学了这个方法,你在读各种的古文典籍,包括儒释道的你都能够有收获。学了这个方法,你再看中国领导人,因为大国,他总是不能够太直白,所以他说话当中的潜台词,你都能够明白他到底想说什么,在说什么,到底针对是什么,他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好吧,我们就给大家再串一下今天的这一讲。
内容定位
好,我分享一下屏幕。第十讲,我们来看它是“针对”、“绝对”、“比对”(中的“比对”)了,应用神学的“己”、“境”、“髓”,“己”就是与我何干以正己,“境”就是处境关联以防疫。然后,接下来,举一反三以通理,它关键在于通达,融会贯通,在于觉悟,在于通达,在于触类旁通,在于觉悟,在于看破红尘,基督教也有看破红尘,是在神的“绝对”当中,那么,这个就是活出神采,应用神学。那么,我们看到了“奇反互鉴”是一个龙虾的两个钳子,是三三查经的开始的一个特点、指纹,我们现在有指纹识别、面部识别。所以,指纹识别,80亿的人口,没有一个人指纹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指纹象征着它的独特性,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性。
三三雀尾
所以,三三制查经法的第一个标识就是“奇反互鉴”,它在开始。第二个标识就是“举一反三”,它在最后,一头一尾完美地结合,可以说是一个完美收官。所以,它就像孔雀的雀尾,又像彗星的彗尾一样,所以我们叫(它)“三三雀尾”,这就是“己”、“境”、“髓”的“髓”,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彗星的尾巴非常好看,所以我们看孔雀不要光看它的身子和它的头,你还要看它的尾巴。所以,这个尾巴可以这么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着你的阅历,你的知识、你的悟性、你的习练,那么它会给你带出,就好像ChatGPT一样,你多么会使用它,它就多么委身给你使用,多么顺服于给你使用。所以,“己”、“境”、“髓”的“髓”是看你的本事,看你的聪明劲儿,你聪明,它就更聪明,你不聪明,它就放在那当摆设了。所以,我们需要有知识,我们需要有悟性,我们需要有联想,我们需要有经验,我们需要有很多的资源、网络、牧养各方面,我们就会带出“己”、“境”、“髓”的“髓”。
真神当法
我们“举一反三”有这么几句话,大道至简,普照世间,神子法神,举一反三,这是基本的,这叫仿神学,管家诀。管家诀,我们说向耶稣学做人,向上帝学管理,所以我们现在是管家了,是管家,管家的诀窍就是效法神,这是最后做到叫做通达时务,通达万物。所以,我们给大家有这样的一节经文,就是从前主救了个百姓出埃及,后来就把那些不信的灭绝了,我们给大家做了讲解,大家听了。那么我用这篇要解释的是这样,当你举一反三的时候也可以说有三对矛盾,有三个方向你要做。第一个,因信纳之。刚才我们谈的这节经文,那就是神为什么弃绝了犹太人?为什么倒闭旷野?所以,他需要用信回应神,所以,他信了,他跟神的联系就不会中断,那么神的接纳是不会改变的,只是你最终小信、动摇了,你放弃了。就像我假设开课十九期我们一定要开完,所以我的讲解、FY弟兄的组织,以及我们大家的有一些参与是不会变的,结果你上着上着你不来(了),你不来了那是你的事,对不对?我们应许的东西是一定要做完的,做成的,所以,每个周二晚上这个时间我们就开课。所以,你看到了吗?所以,倒闭旷野你不能怪神,你不能怪神是小信之人,当然它还有属灵的一些含义,我们今天不展开了。
法神有法(犹1:5)
所以,举一反三,你可以有三个角色,就是你作为领袖,你要效法神,比如说,神是宇宙的主宰,你可能是一家之主,你可能是一个企业的领袖,你可能是一个教会的领袖,所以这个时候你的角色应该是从神的角度,站在神的角度或者从神的宝座看世界,所以你要带出你的神性,所以举一反三的时候,你的角色有互换的,有不同。所以,这是举一反三的一些小的术,或者说就是一些方法论的东西。所以,大家(要明白)。我们在讲解当中没有特别地给大家讲得很细腻,但是我透过这一节给大家点出来。就是如果你是领导,所以你读了《犹大书》的这一段,就是为什么弃绝了,什么倒闭了旷野,你要揣摩,你要效法神为什么这样做,那么神做这个事的原则是什么,(我们)叫“因信纳之”。因信纳之,这就是一个总结的从神的角度一个圣则。
那么,从跟随者的角度,就是摩西、约书亚、迦勒或者是以色列民跟随的角色,所以,就有两种,一种是讨神喜悦的跟随者,所以,你要“借信得之”,你必须要紧紧抓住对方的应许,而不是你强加给对方的,我要这个,我要那个,那是妄求。对方已经给了一个特殊的应许,我们就抓住,这就叫做作为跟随者的圣则。同时你要警戒那些小信的人,被弃绝的人,或者是没有得着的人,没有蒙福的人,他们是怎么样的?不信失之!他们是因为没有紧紧抓住对方给我们的这样的一个应许,没有抓住,最后你就没有得到。
所以,这三个正像我们说的“与我何干”的时候,我们叫“三省吾身”,我们举一反三的时候,也要透过三个视角去举一反三。如果你是领袖的时候,那么你怎么做?如果你是核心的同工,(也就是)跟随者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如果你是处于危险状态当中,可能失去很多的东西的时候,你怎么警醒?你到底是去举一反三那些失败的教训,像犹太人那样倒闭旷野的?你还是能够紧紧地抓住应许,效法那些成功的案例?所以,举一反三,它会带出圣则当中,其实这个圣则当中是一体三面,就是圣则从领袖方面怎么去把握圣则?从跟随者,忠心的跟随者方面,他怎么把握这方面?从小信的人,他怎么警醒,怎么幡然悔悟,把握圣则,他是这样的。
所以,我这样说,大家有点晕,其实我在其他地方可能我讲的不是太多,但是它和举一反三是呼应的。所以,(举一反三)取决于你的角色、你的处境,或者是取决于你分析的角色,假设别人请求你给他一个教会、一个家庭、一个企业咨询,那么你就要从领袖的角度,你看看他符合这圣则吗,从跟随的角度,你看看他符合这圣则吗,从一般的员工当中,你看他是不是违背了一些圣则,这个就是要做咨询师,这叫做,可以说是,触类旁通。
另外还有一个,举一反三是有三个,圣则法神呢,它可以还有另外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做法,那就是什么呢?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是什么?是鉴古,就是古往今来的事让你总结经验,让你传授历史经验,总结历史教训,带出在历史事件当中的归纳法。实际上把归纳法应用到圣则,实际上就是进入了演绎,你又抓住了这个根本,我们叫底层逻辑。你可以看破过去的得失,就是历史方面为什么会出现有些得失,是因为它违背了这个圣则,所以叫鉴史,就是古代的事你可以看得非常地通透。还有就是明智,明智的意思就是什么呢?是指当下,当下你该怎么做,当下如果你是领导,你是跟随者,或者你是一般的人,你怎么警醒?然后别人希望你给他一些建议,你怎么做,这就需要有当下的智慧。还有先知,就是对未来的判断,所以你就可以判断。
比如说,现在大国博弈,现在川普还有其他的一些人士,你就可以判断他到底符合不符合圣则,如果他不符合圣则,他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东西。比如说,一个大国领袖他朝令夕改,他没有什么信,所以底下的人无所适从,他就不会出现(圣则),但是你也不能够肤浅。比如说,川普这个现象,我们知道他的所谓的谈判的艺术,这个艺术就是敲竹杠,敲竹杠,叫做坐地起价这样的一个东西。但是他背后假设他就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美国优先,如果他这个原则没变,所以这个人还不是一个我们说是一个机会主义小人,还不是,他就是为了他的一个目标,他不择手段,但是他的目标可能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这个人不能够一棒子打死,只不过他的手法实在是让人非常难以理喻,这样的。那么我们先点到为止,我就不展开了,我要展开就比较多了。所以你会发现你学了圣则以后,你可以对古代的事情、当下的事情和未来的事情都会带出你的真知灼见,这就叫做用天道做大前提,做演绎推理,演绎推理,一推一个准。
所以,这就是(举一反三),牧者必须要学会这个方法,他才能带出先知性的判断。否则的话,事后诸葛亮,你总是救火队长,你根本没有任何前瞻性,你也不知道你当下到底哪儿错了,因为你没有底层的原则和逻辑。所以,举一反三是把神的道应用在家庭、婚姻、恋爱、教育孩子、管理学、领导力、国际政治,还有心理(学),还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可以应用,所以这个人就智慧起来。所以,如果说“奇反互鉴”是给了你一个天钻,就是上天给你一个有效的钻头,万能钻,什么东西都能钻开,那么“举一反三”就给了你大鹏的翅膀,鲲鹏的翅膀,鲲鹏展翅扶摇九万里,就可以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所以,一个是给你翅膀,让你无限地在历史的,还有空间的,还有各方面的事物当中翱翔。但是呢,那个(“奇反互鉴”)是钻头,是非常有力的钳子,让你砸开很多的宝库,要让你进到里边去,叫做升堂入室,好吧。这右侧的这两个图,大家消化一下,叫做举一反三有三个本位,你从效法神,站在神的角度,站在合神心意的跟随者(的)角度,站在小信者的角度,就这样。同时呢,你用圣则在运用的时候,你可以评论历史,然后,你可以规划现在,你可以预测未来。
它的方法是这样,叫做场景类之,圣则贯之,推而广之,智慧通之。场景类之,就是类似这样的神对犹太人所做的这个做法背后的原则,这叫圣则,可以在我们现实当中找类似的场景,比如说,神作为君王祂做事,而有的时候父亲作为一家之首,或者企业老板做一家之首,在类似的场景当中你看看神怎么做,你看你老板做得怎么样?神是以信为核心的纽带,建立了一个不变的基础,神是不变的,被造是动荡的,是变化的。所以,神以信,就好像下桩子一样,下这个柱子一样,下地基一样,就稳定了,地基就不变。那么,一个领袖,一个家长言而无信,他会怎么样?他会怎么样?一个大国失去信誉它会怎么样?这就是类似的场景,你就能够看到了。然后,用圣则去贯通,用圣则去应用到它里面去,这叫做贯之。推而广之,就是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家庭的、企业的、国家的、各个行业类似的场景,你都可以推而广之。然后,智慧达之。所以,你就可以带出一个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对当下的判断和对未来的预测的一种智慧。所以,我们叫熟能生巧,如果练好了以后就熟能生巧。
学而习之
所以,我们来看到这个(经文),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最后结果就被赶走了,赶出去。所以我们的问题是“有何圣则,如何概括?”,这是很重要的啊,这是涉及到你的悟性和理解力,这就是你要想举一反三,你首先要把那个“一”搞定啊,那个“一”就是那个圣则,你要总结出来。嗯,小学我们以前都学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对,这就有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意思)了,你要总结概括。所以,大家呢,这一次失分都失在这个地方啊,就是“总结概括”不对,没有理解什么叫圣则。所以,你会发现呢,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然后,(朋友)无言以对,也就是他确实没有穿,确实做得灰头土脸,没有办法回答。我在讲解当中(提到了,大家)知道了,(我)给大家说了,在犹太人当中呢,其实参加婚礼的时候是很盛大,很庄严,很庄重的,也很喜乐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呢,他不穿礼服。一般呢,这个举办婚姻的家庭会给一些来宾预备一些东西,一些所谓的义袍,披戴义袍这个东西。所以呢,诶,他连这个都没有。啊,这个意思。
所以呢,这里边让我们想起孔子的一句话,叫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有好的内容,也要好的形式,叫做,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什么叫“野”呢?就是粗糙。“质”呢?“质”就是本质、内容。光有内容,没有形式,就显得很粗糙、粗鲁、粗野。质胜文(注:应是“文胜质”)呢?则史,就是光有形式,里边呢,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呢,叫“史”。“史”呢,就是过分的矫饰啊,就是花瓶啊,就是花瓶。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形式,也好,质——内容,也好,“彬彬”就是恰到好处啊,折中啊,中庸。然后,就所以君子就是既有内涵,又有外在的礼仪形式,仪式感啊,这个就是这。其实他说的是人类的这样的一个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那么你看啊,这个圣则,这个圣则有的弟兄姊妹解释起来,他最后还是按着一个“绝对”啊(来解释的),那个东西不是(圣则),圣则是绝对的一种generalization啊,一种通理性的总结,而不是简单的绝对的重复,是“绝对”向着各行各业去照耀、去普照过程当中带出的一般性的原则。那么,“绝对”呢,只是对选民有特殊的原则,但是对社会,对被造界啊,尤其是对未被拣选的很多的一种被造的时空当中,它还有一种原则,还有一些原则,比如说,道德的原则,政治(的)原则,经济的原则,甚至自然律的原则等等,都是从神发出来的。但是呢,它不是特殊恩典,特殊恩典是“绝对”带出来的,我们举一反三带出来的呢,是它的一种,我们叫普世化的一种表述,一个原则性的表述。
所以,有些人搞什么基督徒教育啊,基督徒大学,基督培训呢,总要有一个去基督化啊,去宗教化,去教义化,或者去圣经言辞化,去经文化等等。但是,他去经文化,如果他的那个原则没有总结对,效果就更小。本身你没有谈出(来)就有损失啊,但是你如果总结的原则不对,损失更大啊。所以,我们现在是高昂主耶稣基督,但是高昂完以后,我们在各行各业又能带出神做事的原则和智慧,那你想想啊,原则方法背后是神的智慧,那你想想那多厉害,对不对?
所以,“有何圣则,如何概括?”可以这么说,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与外的统一,仪式感和本质的统一,就是这个“统一”,你要怎么表述都可以。第二这个东西。所以你看到这个问题了没有?就是你虽然接受了邀请,你也愿意来,但是没有合乎外在的一个礼仪、一个形式,怎么样呢?你也不合标准,你要被赶走。
那第二个,“如此圣则,三例解说。”,你要举三例,最好这三例是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如果那样的话,你既可以做先知,又可以做一个培训,又可以做一个咨询师,然后,又可以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啊,你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同时还能够解决当下的一些决策问题。嗯,好,那我们就看一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