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期三三查经培训

第二课《奇反互鉴》

41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我给大家重点强调一下“奇反互鉴”。这是一个基本的思想方法,一个基本的解读方法,一个基本的理解、领受(的)方法,就是我们常常中国人说叫做,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我们要听出对方说话的一个针对性,此时此刻(的)一个针对性。所以,“奇反互鉴”就是把握针对性,了解对方心意,尤其是读懂他的弦外之音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而且(是)最有效的原则,非常有效,非常重要。比如说,我们说,YDD你是姐妹,还是弟兄?你来说一下,YDD。”“在博士,我是姐妹”。“姐妹,好的,谢谢。”比如说,YDD姊妹,我们说这一次很有进步,比如说,我们这样说一句话,你一定要看当时的处境,也一定要看我说话人的重点、语气。比如说,YDD姊妹,这次很有进步,如果我这样说,它这里边就会有弦外之音了,我到底是鼓励她呢?还是批评她呢?还是有一些弦外之音?我是强调她以前没努力?还是强调她现在正在努力?所以,它这里边就要强调她当时的说话的处境,以及她学习的上一期、上一课等等。

 

所以,我们(说),比如说,王毅最近到俄罗斯访问,就谈到了中俄永远也不敌对,永远也不为敌这句话。他作为一个国家的大臣,一个外交部长,他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这句话,而这句到底指什么?这里边有很多的指。一个就是要安慰俄罗斯人,普京,就是说在我们带来的国家元首的(信息,在当前)情况下,就是不要受美国的挑拨或者什么,我们不一定(受挑拨),同时也可能邀请(普京),普京这次不是跟特朗普最近打得火热,对不对?所以,就告诉你,我们一定不要忘本,不要忘记这几年你是怎么过来的,俄乌战争,中国在背后支持,或者是背后在经济方面至少有一些东西。然后,这个也告诉美国,你西方不是做这个东西吗?没门!所以,它会针对当时的处境,让我们可以还原。如果我们假设过了一百年,偶然间翻出这个报纸或者这段视频来,我们就从单单的这句话,我们就可以想象,就是今天,也就是一百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今天,也就是未来的一百年前,我们就知道国家的部长,外交部的主要首脑,他说了这句话的意思,一定是针对当时有人要拆毁中俄目前比较好的这种关系,两国的关系。所以,这就叫作“奇反互鉴”,明白吧?所以,它的针对性,它指的是你要拆毁,所以我要告诉你不要上当,我们俄中两国的领袖,还有核心的精英,不要上当,这就叫“奇”,他盼望的,希望的。“反”就是上当,接受对方的这些欺骗,是叫“反”。

 

所以,当我们解读任何的话的时候,我们都要明白这个道理,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具有针对性,要么就是把一个知识或者底牌告诉你,你不知道,所以告诉你让你知道;要么就是命令你或者是希望你不要这样,你要这样,所以都是带着这个。那么,我们明白了这个东西以后,读任何的经典,都可以找到当时的那个处境,明白了吧?

 

所以,我们说,比如老子有句话,“大道废,有仁义”,就是天道隐退了,废去了,大家都不知道,也不遵守了,所以,“有仁义”,“有仁义”的意思就是仁义就泛滥了,各种仁义的学说,有墨子的、孔子的、庄子的、老子的,还有什么其他的等等都会出来,所以,“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就是……,我们先不说后面。“大道废,有仁义”,老子之所以这样说,那就是有很多的人认为仁义是根本,仁义是拯救目前这个世界的最核心的,仁义就是根本、本体。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就是“仁义”根本不是根本,你们的儒家的孔子这些人说(得)都错了,“大道”你们都不明白,废去了。所以,“仁义”只是一些小恩小惠小魔小术,根本谈不上是永恒的东西。所以,他一定针对当时的情况,很多的人,知识分子,儒家等等都出来,都是我自己的东西,其实老子在旁边看着就笑话(他们)。

 

所以,“奇反互鉴”是让我们了解“针对”的最核心的一个可以说是开路先锋,一个压道机,一个钻井平台,一下子就把这个东西解透了。所以,三三制查经是不求外源的,首先不求外源,假设你没有参考书,没有考古,没有任何的资料,你单单从它的内证,它的文本里边,你就能读出当时的东西,而且是最直接的,而且是最真实的,明白吧?就好像我们去了解一对情侣,看看他们俩到底是不是有真正的爱情,别人传两个人好像是有个故事,好像有些什么东西,但是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就考证,我们问老师,问同学,问这个,问那个,最后,突然间发现,找到了一封情书,男孩给女孩(的,或者)女孩回的情书,两个人在情书里边确实互诉衷肠,真正的(有爱情的)事了,所以,这就叫内证,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內证)。外证就是考古的旁证,只有内证它自己说出来的东西,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这比其他的都权威,而且透过内证我们分析他们说话,就可以了解当时的一个处境,当时的处境。当时他们俩是真正刚开始或者开始以后有矛盾,因为什么闹矛盾的,这些都能够解读出来,而且越解读越细。

 

所以,我们给弟兄姊妹的一个建议就是你学习三三制一定先放空,以前你的神学,你自己读了很多的解经书、考古书,还有各种旁证的书,不要看,你就是读圣经,你就先从圣经的原汁原味里,为什么强调原汁原味,就是因为他是内证,他是作者圣灵透过使徒、先知,作者也带出神的默示、神的心(意),你要把这个弄清楚,这个是压倒一切的,这个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甚至九十的意义,其他的你可以再找一些佐证,这个还是取决于你有没有时间,有没有时间读神学,有没有时间买参考书、看参考书,如果你没有时间,你先把这90分拿到,好吧。就一本圣经,一个App,精读圣经App,就可以保证了,然后再学会三三制查经,奇反互鉴,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我们接下来给大家强调几点。这个图大家都知道,我们奇反互鉴,今天这一讲主要就讲两个,“奇”和“反”。“奇”(和“反”)都是指当时,“奇”就是义,“反”就是罪,都是表面出来的,表达出来的,显现出来的,不是隐藏的,就显现出来,无论你的说话,你的言行,甚至你的动机,你说动机没有表现出来,但是让人可以感觉出来的,所谓的可以感觉出来的,人的表现的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奇”、“反”。

 

所以,我们给大家解释的这个图,大家记住啊这是断壁残垣,这是什么?这就是圆明园,圆明园被烧了以后,现在还有啊,现在叫圆明园遗址。这个就叫西洋楼遗址,什么叫西洋(楼)?就是效法西方所建的楼,叫西洋楼,所以根据这个东西,我们要恢复。这叫大水法,这个东西,还有喷泉,喷泉到底是什么动力的,那时没有电力,但是已经产生喷泉了。所以,原来这个像的造型,按照它的设计是这么漂亮,真是西洋式的建筑,真是这样,完全不是中国式的,这是西洋式的建筑。

 

所谓的场景还原,所以,奇反互鉴,场景还原,不要忘记这后边,无论是一窥真(情)、实情,场景还原都是一个意思,让我们穿越到当时,不是当下,是当时,两千年前。所以,这(是)时空隧道,我们再看这个时空隧道,这是一幅当时的图景,穿越到两千年前、三千年前,摩西时代、保罗时代那个情况,无论是新约和旧约,不要(停留在现今),“针对”,你一定不要停留在现今,一定要回到当时,怎么回呢?奇反互鉴。

 

所以,奇反互鉴呢,我们用龙虾(的)两个鳌来代表,叫“奇”、“反”,这是我们的根本。就是,你比如说,我们太极一般情况下是练内功,修身养性,又练内功,它是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如果是硬气功或者泰拳或者跆拳道,那就不是了,就是拳击就是硬(碰硬)。所以,各个东西都有一个,它的一套标志性的东西。所以,三三制解经法,第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三三查经)大概有这么几个标志,第一个最强烈的一个标志,一开始你就能看到它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奇反互鉴。而且,我可以告诉你,奇反互鉴是任何解经书解经方法都没有提的,这是圣则的原创,三三制查经法的原创,你不信你可以查,没有这个东西!有没有相似的?有一些相似的。但实际上没有像三三制查经提得这么明确,这么巧妙,这么直白而这么简明,就是“奇反互鉴”这么一句话,你就抓住了“针对”的核心了,抓住了核心,就一下子就把它的咽喉一下就卡住了它最核心的东西。

 

所以,奇反互鉴是什么呢?是三三的标志,三三的开始的标志,所以这个道理大家清楚了啊。所以,我们说“奇”可以说是神所希望的,所以我们用现代一个词就是“经典案例”,就是神所设定的一些使徒啊,先知啊,一些属灵的伟人啊,就是一些标杆。“反”呢,就是反面教材,反面标杆,反面人物。这就是《圣经》所给我们的默示的这些正、反的东西,为的是让我们呢,让我们归正,让我们学义,教导人学义,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它的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一个灵界的真相,一个灵界的根据,不是我们现实的数据,现实的事实,现实的一些东西,超越的,灵界的。以真为准,“真”就是真相,真相不是简单的我们所谓的真理,它是属灵的真理。

 

好吧,那么这几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定要会理解,叫做“叙述当信”,“叙述”是什么意思?揭露一些事实,无论是现在的,过去的,还是未来的,比如说,新天新地,还有《创世记》,(或者)当下的东西。命令当遵,“命令”都是未来的,你们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都是命令,有正向的,有否定的。勿疑勿逆,不要怀疑所说的,神所叙述的,不要违背、忤逆神所命令的。生命更新,这(样)生命就更新了。反中求义,谋反有理,大家知道,造反有功,奇反互鉴,义罪两清。你要首先,我告诉大家《圣经》里边谈的一些金句,百分之九十,无论是叙述事实还是命令,百分之九十都是什么?都是针对问题提出来的,百分之十不到百分之二十是鼓励,比如说有约瑟一些情况,有信心伟人亚伯拉罕,你看亚伯拉罕有些信心,但是还有很多的失误。

 

摩西是忠仆,但是摩西当中有很多的错误。所以,《圣经》的启示绝大部分都是针对罪人的问题,都是罪人,从亚当开始到他儿子该隐,都是针对罪人的问题,所以你一定要“谋反”,要“谋反”的意思就是神所启示的这句话,到底针对的是人的什么罪的一些东西,不合神心意的东西。少数的一些东西,是肯定的,是肯定信心的伟人的,是肯定的,大概多少?百分之十,不到二十。所以,你要“谋反”,你要思考,反面的,反面教材,到底神不满意什么,所以才启示。你把“反”的抓住,因为它占了百分之九十,然后由“反”推“奇”,“反”的反面就是“奇”,这叫负负得正,“反”的反面就“奇”,就是神所需要的。然后,奇反互鉴,“互鉴”的意思(是)照镜子,从“奇”到“反”,从“反”到“奇”,百分之十的“奇”,然后你照出“反”,从百分之九十当中的“反”你要照出“奇”。义罪两清,神所喜欢的义人和神不喜欢的罪人都清楚了。

 

好了,那么我们就带出这句话了,我们举例,你会发现非常巧妙,我们就举一节经文,让你看到这些经文的几个意思,你都品尝了没有,咀嚼了没有,明白了没有。你真正进入三三制,你就发现都没有明白,我可以保证说百分之九十的人,百分之九十没有明白,就是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因为解经的肤浅、解经的错误,或者根本不会解经,所以,就忽略了里边的营养,也就是甘蔗咬一口,“砰”就扔了,甘蔗咬一口,“砰”就扔,明白吧?所以有一个笑话说什么?说吃了榴莲扎得满口都是血,后来问他,你吃榴莲怎么吃的,满口都是血。他说,对,它都(是)刺儿,我没办法避开刺儿。他说,吃榴莲不是吃刺儿,是吃里边的肉。他说,不对,肉很臭,肉(是)肯定不能吃的,要吃只能是啃它那皮儿,就像椰子啃里边的东西,但是它的刺儿不小心扎了我嘴。

 

所以,我们的意思就是把很多的一些东西可能都给扔掉了,忽略掉了,是因为什么?你没有掌握真正有效的查经方法,然后你就漫无边际地去网络搜索,又听这个讲员,那个讲员,这个见证那个见证,你自己心里的感动,情感的共鸣,然后再去考古,再去历史上的结晶的挖掘,你就忽略了眼前最宝贵的就是(《圣经》)的内证。《圣经》它本身这句话就有非常丰富的一个属灵的信息和针对当时的问题。三三制查经就是什么?就是坐地起价,坐地起价是什么意思?就是在这一节经文当中来提升它的价值,提升这些经文的属灵价值,提升你解释《圣经》当中的领悟的能力和获取的重大的意义,就叫坐地升华,坐地起价。

 

所以,还记得上一讲,我谈到WQ弟兄还有其他的一些作业,为什么?那些作业他可以的,他是有思考能力,有学习能力的,分析能力,但是他不是三三制查经,你要干什么吆喝什么,既来之则安之,我进来,就算是,你说我非得按三三查经,我说不一定,你可以按照原有的查经法,但是你如果真是要比一下对神的话理解的话,你用别的方法你还真地未必解过三三制查经,明白吧?所以,这才是三三制查经当中我现在不遗余力地推荐给大家,这叫奇法共用。所以,我们是叫奇法共用,大家都能享用,这叫分享,一定你得有好的东西你才分享。不好的东西那叫污染,好的东西才叫分享。所以,我建议大家,无论你是拥有研究能力的,特别有口才和表达能力的,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有神学背景的,有神学学位的,有牧养恩赐的,现在这段时间先把它放空一点,以后都有用。于博士也不是要洗脑,把你的东西都给你剥夺了、掠夺了,不是的!你先放一放,明白吧?你先把我这个东西学完以后,再融会贯通,好吧?取长补短,明白吗?

 

好了,那么,我们问的问题是,穿越时空,一窥实情。奇反互鉴,一图呈现。记住,穿越时空,一窥实情,“一窥实情”的意思就是要描述,就像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那样具体化、生动化地描述,我不要你抽象化。所谓的“一窥实情”其实就是奇反互鉴,场景还原。你要还原那个场景,要有具体的人物、对话、色彩。你说,我怎么看?对,你要透过想象。你(说,)想象不就错了?不错!万变不离其宗,你的核心东西不会错,你想象的东西就会产生出很多美好的理解、美好的结晶、美好的感染、美好的交流、美好的东西。甚至我们说,你可以拍一部电影,编一部话剧,但是编话剧万变不离其宗。你编的话剧一定要合乎神的心意,但你演绎出的一些东西一定是非常生动、有效、栩栩如生的,或者是幽默的等等,是会让大家深刻理解当时罗马教会的情景。

 

《罗马书》是写给当时的罗马教会,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边已经出现了犹太人和希利尼人,两方,两类主角,代表着两类主角,一个是犹太人作为代表,一个是希利尼人作为代表。一个是受割礼的选民,一个是未受割礼的外邦人,现在都蒙受了神的拣选和呼召。所以,我让你“穿越时空,一窥实情”。我们已经解释了“不以福音为耻”怎么回事。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等等,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罗马书》一章十六节,这节经文几乎每一小节都能够让我们展开遐想、联想、幻想,但这个幻想绝对不是没有根据的遐想、梦想,不是的,它是有根有基的,明白吧?它是有一个核心的东西绝对不会错。然后你可以搞一些话剧,搞一些编剧,搞一些导演,这个情况。

 

然后,“奇反互鉴,一图呈现”。我们来看一下我给大家的答案,是参考答案,不是绝对的。当时的情况,不明顺序。不明顺序,就是神拯救的一个秩序,一个次序,就是先犹太人后希利尼人,但最终两个要合流,要殊途同归。舍同求异,“同”就是“殊途同归”,最后都是神的家,神国的国民,神家的家人,都是这样的,要同为后嗣,同为兄弟,同蒙应许。它“舍同求异”(的)“异”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我先你后,我有优越感,你没有优越感,我们以前怎么样,我们怎么样,你们是后来的,叫论资排辈,这个东西。由此展开了犹太人和外邦人(罗马人)的这种较劲,两个互怼,较劲,而且矛盾实际上已经非常明确化了。

 

所以,你就可以设计几个场景。如果你是导演,是编剧,你就可以设计一些场景。这些场景产生争议,多有争议,彼此争论等等。我点出了编剧当中的,导演或者编剧当中的几个梗儿、几个筋儿、几个纲,你就按照这个写,绝对不会错,绝对不会忤逆、违背神的心意,但你可以写出非常漂亮的编剧、导演。

 

我们给大家看到的(“真”)我们用一个“同”字来概括。你也可以用别的,但我用“同”的意思就是殊途同归,救恩是殊途同归的,反映出这样一个救恩的属灵真相。明白了“同”(的)这样的一批人,主要是犹太人信徒,他幡然悔悟,明白了从亚伯拉罕那个时候就要临到万邦,万民都要因你得福,这个时候神的救恩开始彰显了,藉着拿撒勒人耶稣。

 

所以,它(的“奇”)是“亲”,亲近什么?他亲近外邦信徒,他觉得原来我们都是家里人了。就像以前我们小的时候都叫做阶级兄弟,我们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外国人、白人、黑人,我们都是阶级兄弟,就像以前马克思主义有一句话叫“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你们现在70初还可以,70末就不太知道这些话,80后、90后更不太清楚。但是,我就可以告诉大家,人突然间发现了这个灵缘,属灵的缘分,远远超过一种血缘,一种族缘。族缘是什么呢?民族的缘分。亲缘就是血缘的缘分,还有恋爱的缘分,远远超过了。灵缘是第一位的,是神的选民,神的重生,神赐的新生命,圣灵的同住。噢,原来外邦,罗马,你是什么什么罗马的,你叫什么?你叫凯撒,你叫罗密欧,噢,原来你跟我们这个叫犹大什么什么的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这样,不再分希伯来人和外邦人。所以,他是明白了神的心意,他突然间感受到我们是一家人,是这个意思,明白吗?神的心意是这个意思。有些人说(“奇”用)“信”(或者其他的)呀,都没有脱靶,但是都没有中靶心,环数应该就是一环、两环,连五环、六环都没有到,更谈不上九环、十环。所以神是希望你们能够相亲相爱,彼此相爱,应该是这样。

 

(“反”是)“疏”的意思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你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你只是一个,很像上海人看到乡下人,我们说这些乡巴佬、农转非,就是北京人瞧不起(乡下人)。当时犹太人是这样的,他(是)疏远(外邦人)的,他瞧不起(外邦人),他是(有)优越感的,这就是错的。所以,你看这一句话,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隐含(着)就是什么呢?最后都是一家人,相亲相爱,对不对?

最后修改: 2025年04月7日 星期一 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