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查经第11期第五讲文字版

 

1

弟兄姊妹:大家主内平安。

欢迎大家回来继续学习三三制查经法第五课的内容。

第五课的题目是“语境释义”,

也就是从语言环境当中能够找到字义的一个特指的含义。

那么首先让我们进入内容定位。

我们已经知道三三制查经法,

首先这个“三”是三个“对”,

也就是“针对”、“绝对”和“比对”这三个主要方面。

接下来呢,每一个方面又有三个要点。

我们先聚焦“针对”,

我们已经谈了“针对”的前两个要点“奇”和“反”。

今天我们将继续聚焦“辨”。

“辨”我们已经谈过两次了,也就是字义分辨。

“字义分辨”的第一讲,

我们谈了字义分辨当中的字根的溯源和名词的属格;

第二次,我们谈了动词的辨义。

今天我们要继续谈,“语境分辨”。

下一讲我们会谈“范式分辨”。

所以这一讲我们会聚焦“语境分辨”。

那么谈到“语境分辨”,我们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应该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不是虚构的。

话说当时三国初期,天下动乱,诸侯林立,

所以当时就兴起了一个所谓的奸雄,

实际上历史当中是一个英雄,那就是曹操,曹孟德。

曹操当时想刺杀董卓,但是没有刺杀成,

所以董卓回过味来就通缉曹操。

当时曹操有一个旁边的随行人员叫做陈宫,

陈宫是一个儒者,足智多谋,同时也是一个义士,

想真正地跟定一个人能够推翻

当时的董卓的乌烟瘴气的一种统治,

所以就跟着曹操跑出来了。

所以曹操当时是落荒而走,他知道全国正在通缉他,

所以他没有地方躲,就躲到了他父亲的一个拜把兄弟,

叫吕伯奢的家里边。

吕伯奢看到自己的贤侄来了,所以很高兴,就出去,

说我给你打酒,你们在屋里稍等片刻,

所以他就骑着毛驴就出去了。

吕伯奢有两个儿子,他两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哥哥来了,

也很高兴,所以呢就把自己家里的猪就捆了,

就在门房里边,就把猪捆了以后,然后哥俩就说,

怎么杀,你杀,我杀啊,就磨刀霍霍就谈杀。

结果曹操当时呢可以说是非常的一个

叫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所以他听到杀杀哇,杀杀不停的杀,还听到磨刀声,

所以曹操就知道了哦原来他们是想稳住我们,

然后把我们绑起来或者杀掉,然后去邀功请赏。

所以曹操当时不由分说冲到门厅里边,

然后接下来就手起刀落,就把这两个弟弟就给杀掉了。

杀完以后呢,陈宫马上跑过来一看,曹操的手这么快,

想拦都没有拦住,然后曹操这个时候呢,

也看到地上有猪都捆住了。

然后陈宫也看到猪,所以两个人大惊失色,

就知道杀错了。原来这兄弟俩说要杀猪款待我们,

结果我们以为他是杀我们,最终把我们献给董卓了。

所以他们悔之晚矣,非常后悔。

所以这里面就带出了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东西。

那(是)什么东西呢?当我们谈“杀”的时候,

实际上它有一个特别的处境,

尤其是对一些关系型的词汇,

比如说动词它就是关系型词汇,比如说“杀”,

谁杀?杀谁?所以“杀”是一个及物性动词,

我们一定要问,就是,杀谁,就是杀的对象;

谁杀,就是杀的这个主动者;

以及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杀,用什么工具来杀等等,

所以它会带出一系列的东西。

所以这样的时候呢,

我们在解读类似的动词和一些形容词名词的时候,

它都会带出一种处境化的对象和处境化的条件含义。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我们解经当中的一些

关键的东西进入到语境当中来分辨它的意思。

所以语境分辨什么呢?是特指。

当我们字根寻源的时候,

我们找到了这个字根的最基本的含义。

但是最基本的含义不一定是特殊的含义、特别的含义,

(不一定)是具体的含义。

所以我们要经过语境的分辨,

我们分辨出这个词原来在用在这个

特殊语境当中还有特殊的含义,

以避免泛泛的解释,所以这样就带出了语境的分辨。

当然这个故事还没有完结,那么他们俩落荒而逃,

在路上又遇到了他的这个伯父,那就是吕伯奢。

吕伯奢很高兴啊,拎着小酒准备款待自己的贤侄。

那么他说,贤侄贤侄,酒都打来了,为什么要走呢?

为什么不喝了、吃了饭再喝了酒再走呢?

他(曹操)说,不了不了,有急事啊,对不起了。

结果走了以后,他(曹操)缓过劲儿来了,他说不行啊,

他(吕伯奢)回去以后看到两个儿子被我们杀了,

他(吕伯奢)回去以后肯定告官了。

所以与其让他告官,我们就进入了一种被追杀的状态,

而且知道我们的行踪呢,那还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连他也杀了。所以曹操拨马就回去了。

陈宫已经知道曹操要做什么了,所以马上就想拦住曹操,

(可)曹操二话不说,根本不由分说,拍马就过去了,

结果没想到他的伯父年又老,

骑着毛驴还在那儿正高兴地走(呢),

看到曹操又拨马回来了,他说,

贤侄,难道你们不走了嘛,赶快回来,我们一起喝酒,

我们一起款待你们。

结果曹操不容分说,手起刀落,

(就)把他这个伯父给砍了。

所以陈宫看了以后大惊失色,不仅大惊失色,

而且非常失望,所以对曹孟德彻底失望。

因为他希望用仁、用儒家的东西取代董卓的残暴,

没想到曹操(比)董卓更残暴,更加得阴险恶毒。

所以他从此跟曹操就分开了。

所以这个时候就留下了曹操的一句名言。

当陈宫问他,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

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他(就)说了这么一句带有非常强烈的

曹操性格的这么一句话。

那么由此我们就知道我们在读《圣经》的时候,

我们每一个词实际上都有它特殊的一个语境的含义。

所以语境会带出一些词汇的含义,

那么我们在《圣经》当中也会看到这样的一些情形。

比如说这个“面酵”,

面酵一般情况下在主耶稣基督指的时候,

它一般都是反义的、负面的东西。

比如说罪就像面酵一样,谎言就像面酵一样等等。

但是呢在耶稣关于天国的比喻的时候呢,

祂把面酵又变成了一个很正向的一个比喻。

另外呢,就是“狮子”,狮子作为一个动物来讲呢,

它是一种野兽,很凶残,还记得吗,

有一个老先知叫神人在《旧约》当中被狮子吃了。

所以狮子是这样的一个比较残暴的一种东西。

但是狮子在属灵的寓意方面呢,又是王。

所以主耶稣基督既是神的羔羊,其实祂又是狮子。

狮子象征着祂的君王的这样的一个权柄和威严。

所以你看到《圣经》里边用“狮子”的时候,

用“酵”的时候,它有不同的处境,

你在解释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当然最著名的就是这个“蛇”了,

蛇在整个《圣经》当中呢,

实际上都是很重要的场合当中都是负面的。

但是主耶稣基督曾经有一个比喻,

差派我们的时候好像是什么呢?把羊抛入了狼群。

所以要我们灵巧的像蛇,驯良像鸽子,

所以这个“蛇”呢代表了一种随机应变,

一种比较聪明的这样的一个含义。

所以即使是“蛇”,我们也要在处境方面去理解它。

有了这样的一个铺垫呢,我们就可以大家总结两句话。

一个叫“字嵌境中”,一个呢叫做“意寓字中”,

就是任何一个词,一个字,当它镶嵌在语境当中的时候,

我们就要发现在语境当中就有特殊的含义,

然后就寄寓在这个字中了。

所以我们要找到寄寓在这个特殊字中,

而字又在特殊环境当中的这个含义。

所以我们对《圣经》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

(都要)找到它的特指的内涵。

感谢赞美主!我们第一个视频就谈到这里。

 

2

弟兄姊妹,

欢迎大家回到三三制查经法第五课的学习中,

这是第二个视频。

我们首先给大家举第一个例子。

【弗3:18】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

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

我们重点聚焦“长阔高深”这几个字。

那么当我们解经的时候,

我们一般谈“长阔高深”的时候呢,

实际上都感觉到很宏大,很丰富,

但是呢又感觉把握不住,好像很虚,又是很实又很虚。

但是“长阔高深”到底是怎么解?我们不太清楚。

所以我们常常就强解,

认为“长”应该是什么呢?渊远流长;

“阔”,是丰富啊,简直是没有边,没有际;

“高”,(是)很高超啊,很崇高啊,

到底这“高”怎么解啊,我们不知道;

“深”呢,很深远,很永恒,

代表着耶稣基督给我们永生,而且给我们带到永恒当中。

这个长、阔、高、深这几个字合在一起,

每一个维度我们都要给它带出一个含义来等等。

我们的思想是发散的。

我们随着长、阔、高、深的这几个概念,

我们思想是非常发散的。

那么这样的解经,一百个人这样解的,

一百个人会带出不同的关于“长阔高深的理解,

甚至带出个人的体验和见证。

但是《圣经》里面这“长阔高深”

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保罗指“长阔高深”到底是形容一种

什么样的一种内涵呢?

所以首先告诉大家,

18节“基督的爱”在原文当中是没有的,

原文是用了一个代词,也就是“那”,

它用了这个代词呢,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呢?

根据上下文,我们应该告诉大家,

应该更合理的解释是指救恩。

到了19节才带出基督的爱,

明确有“基督的爱”的这样的文字。

所以18节谈救恩,19节谈基督的爱,

这比较符合行文的规矩。

这两个虽然是密切相关,但是有所不同。

所以18节应该是这样,

能以和众圣徒一起明白救恩是何等长阔高深。

当谈到这个“救恩”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从它的上下文去理解。

根据整个《以弗所书》123三章,

特别是第三章给我们解释的,

那么我们就知道这个“长阔高深”呢,原来不是泛指的,

你更不能够好像是思绪万千呢,

然后想得非常的遥远,非常得高超、超越,不是这样的。

“长阔高深”原来是指

整个《以弗所书》所谈的耶稣基督的救恩,

神所成就的这个救赎,是(有)非常明确的含义的。

这个明确的含义到底指什么呢?根据上下文要总结。

那么总结是什么呢?

原来《以弗所书》给我们带出了

一个伟大的救赎和伟大的合一,

也就是伟大的一个神呼召的选民,那就是教会,

带出的一个合一的整体,是什么呢?

是一批外邦信徒和一批犹太的信徒

要在基督里面完全的合一。

而这个“合一”呢,就是所谓的

“同蒙应许,同为一体,同为后嗣”,这三个“同”,

是指这个。

所以这就象征着一个流浪儿

被接到了皇族、皇帝的家中,国王的家中,

同时呢不仅国王家中,而且成为国王家中的一员,

不仅是普通的一员,而且跟他的嫡生子能够平起平坐,

而且享有全然的平等的地位,而且享受真正的继承权,

所以这样实际上是全然的

作为一个流浪儿完全想象不到的,

无论怎么样,他也想象不到会最后达到这样的一个地位。

所以实际上呢,它的“长阔高深”是指这个方面。

那么这个方面我们可以总结为,

就是“同为选民,不分远近”,

然后接下来呢“同为一体,同一父亲”。

“同为选民”也就是犹太选民在当时外邦选民(中)

他们(犹太选民)是非常被羡慕的一个对象,

所以他们很难想象自己也能成为像犹太人的上帝的选民。

但是呢,这个救恩却成就了。

“不分远近”,以前叫外邦人,现在呢都是神的家人了,

都在基督爱子的国度里面,所以这样就同为神的子民。

然后“同为一体”,

“同为一体”的意思就是在基督里面同为一体,

不分彼此,同为肢体,以基督为元首,

实际上形成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样一个东西。

那么接下来“同一父亲”就是共同有一位圣天父,

而且不分彼此,没有什么庶出、嫡出这样的分别。

所以它是指这个意思。

所以“长阔高深”的爱,原来它是有特殊含义的。

所以我们管它叫做“舍远求近”。

什么叫“舍远求近”呢?

我们不要想入非非啊,然后望文生义、强解。

你应该“求近”,“近”是什么呢?

“近”就是所谓的上下文,英文叫context

你就在上下文的字里行间,就是在这一章里边,

大不了这几章或者这一卷书里边,

你要找它的特殊的语境,

这是一个微观的语境,特殊的语境。

所以你就从这里边就能找出这个“长阔高深”

到底应该是形容什么、是指什么的。

所以这是我们语境分辨的第一个例子。

希望大家在读经的时候,

尤其是(遇到)这些比较抽象的,

比较宏大的这种形容词的时候或者是名词的时候,

大家要能够明白,要能明白,不要想入非非,

要从上下文当中找出它的具体的含义。

好的,这个视频呢我们就谈到这里。

 

3

弟兄姊妹,

欢迎大家回来继续学习三三制查经法

第五课“语境释义”的课程学习。

我们在这个视频里边将给大家做一个总结,

这个总结叫做“语境层次”。

原来语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

那么我们首先要把语境分为一个最密切的一个圈层,

最紧密的一个圈层,我们有的时候管它叫做“上下文”,

那在这里呢,我们叫做“当时语境”,

也可以叫做“微观语境”。

微观语境、上下文和当时语境是一个含义,

那就是在《圣经》成文的时候,这个书卷的时候,

这个书卷前几行后几行的时候,在一章里边等等,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语境当中,

它会隐含着具体的一些名词、实意动词,

还有其他的形容词等等的一些具体的含义,

我们一定要根据语境找到它的一些具体的含义。

所以大概80%以上的这样的一些字词的特殊的含义

都可以从当时的语境当中找到,

因为它是跟我们用词的时候最贴近的一种语境,

所以决定着这个词汇当中的一些特殊含义。

所以我们就从一般的指向

走向了一种特殊的一种含义的指向,

这叫做当时语境”,又叫做“上下文”,

又叫做“微观语境”,都是一个意思。

那么当我们从微观语境无法解释

一些词汇的特殊含义的时候呢,

那么我们就进入了另一个层次的语境,叫做什么呢?

叫做“新约语境”。

也就是当我们读经的时候,

我们从上下文,从一章书、一卷书当中

不能够完全解释清楚的时候,理解清楚的时候,

我们要放大语境,然后提升语境的层次,进入新约语境,

也就是主耶稣基督传道的时候,新约书信成书的时候,

我们来思考当时的一个整体的语境,

也就是前后可能有更大的时空,

更大的时间的维度,空间的维度。

我们来找到当时的一种处境的精髓,处境的特征,

处境的特点,这叫“新约语境”。

那么第三个层次比这个语境更大一些,

更广一些,所以更加超越一点。

就是当我们从当时语境、新约语境已经都无法理解

一节经文当中的前后关系、逻辑关系的时候,

还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时候,

我们就要更放大到一个叫什么呢?叫做“圣经语境”,

也就是新、旧约一起来考量,

特别是《旧约》,把《旧约》纳入语境的考量,

因为整个的《新约》是耶稣基督对犹太人的一些表达,

它隐含着当时的一些文化的遗传,信仰的遗传,

所以它会带出《旧约》当中的一些文化含义来。

主耶稣基督从肉身上来讲也是犹太人,

所以他们在交流的时候一定有他们的文化特点,

特别是源于《旧约》的一些特点。

所以“圣经语境”,我们又管它叫“宏观语境”,

也管它叫做《旧约》当中的一些语境,

那就是它包含着《新约》,也包含着当时的语境。

所以每一个圈层越往外走,它包含越广。

但是它的一种具体性、关联性呢,相对得越松散一些。

所以我们在解读一节经文的语境的时候,

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当时语境;

然后接下来不行,我们再看新约语境;

然后再不行,还是不能完全理解,

我们就要放大到更大的时空里边,

我们看《旧约》的语境,

整个《圣经》的语境,是这样的。

那么当然还有更大的一种人文语境,

那就是罪人的一种环境,这个罪人的环境。

当我们读《创世记》的时候,《约伯记》的时候,

《箴言》的时候等等,我们会从更广泛的一种语境当中,

尤其是犹太人当时还没有形成,希伯来人还没有被呼召,

亚伯拉罕没有被拣选出来的时候,

所以我们读那些《圣经》的时候,

我们有的时候也要从更广泛的一个罪人的环境当中,

然后理解神启示的一些话语,这叫“人文环境”,

这是更广大的、更恢弘的一种人文环境。

那么当我们透过这些语境思考一些经文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叫做“含义藏之”。

“含义藏之”就是一些字词的特殊的一种意思、

关联的一种关系就藏在这个语境里边了。

然后“因果寓之”。

“因果寓之”就是你会解释出

当时为什么会出现“反”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现象。

还记得“奇”、“反”吗?

那就是“反”这样的特殊的现象,

这里边当我们做“语境释义”的时候,

你看它的“释义”有解释的意思,有释放的意思,

就是把这个意思给带出来了,

我们不理解的就理解了。

那就什么呢?解释它的因果,

同时我们不了解的一些东西,了解释放出来了,

那就是让我们更多的能够看到

这个词语的一种启示的含义。

这对于我们理解《圣经》,

特别精准地理解《圣经》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

好,这个视频我们就谈到这里。

 

4

弟兄姊妹,

欢迎大家回到三三制查经法第五课的学习中。

我们在这个视频里边给大家举第二个例子。

【太5:4】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那么我们聚焦到“哀恸”这个词,

我们怎么理解“哀恸”的含义?

放在一个当时的处境当中,我们怎么理解呢?

我们知道这是天国八福的一福,

那就是哀恸的人,哀恸人要得福。

那么这个“哀恸”好像是泛指的,是很宽泛的,

没有一种特殊的语境的。

如果是这样理解,对不对呢?

那么从天国八福当中给我们感觉好像是这样的,

没有好像一种特殊的一种上下文的语境,

好像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种东西。

那么它不在一种语境,甚至超语境这样,

就像格言一样,就像箴言一样。

那是不是这样呢?

所以当我们理解这个“哀恸”的时候,

我们从上下文发现,

这个“哀恸”似乎找不到相关联的一些东西,

它没有一个前后的不断演进的一种逻辑关系,

最后带出“所以‘哀恸的人有福了’”。

所以我们对这个“哀恸”的人,

到底是什么样的“哀恸”?

什么场景下的“哀恸”?

为什么“哀恸”?

怎么样的“哀恸”?

表面上“哀恸”还是深层的“哀恸”?

灵魂的“哀恸”?灵里的“哀恸”?

到底它是指什么?

所以“哀恸”的处境,“哀恸”的原因,

为什么主耶稣要带出“哀恸的人有福了”等等,

到底什么关系?

甚至整个八福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们发现上下文没有给我们足够的信息,

我们就要把我们的语境的分辨放到更广泛的、

更宏大的一个时空背景当中。

所以这就给我们看到,我们需要放大到中观层次,

也就是新约语境当中去解读。

大家请看这幅背景的画。

原来这个时候主耶稣基督传道的时候,

整个犹太人的一种社区、一种风俗、民情,

特别是法利赛人、宗教领袖,

还有一些自称为很敬虔的文士这些人,

实际上已经带出了一个当时特殊的一种风气,

而这个风气弥漫在当时主耶稣基督

宣教的那样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

就是“自义盛行、论断成风”。

所以你看到主耶稣在抨击法利赛人,

抨击假冒伪善的人,

实际上告诉我们当时已经不是简单的个案了,

已经成为非常典型的社会的一种风气了。

那就是每个人都自义,这跟律法主义的横行,

每个人要靠着自己的好的行为称义,没有认识到基督,

也没有认识到神的福音的这样一个特殊环境当(关)。

所以主耶稣去传递福音的时候,

是面对的是这样的一种新约的语境.

所以,”自义盛行,论断成风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哀恸”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么到底怎么样呢?那就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环境下,

难得虚心,罕见哀恸”,就是虚心的人很难找,

大家都觉得我做得好,然后隐藏自己的不好,

都是假冒伪善,其实都是虚伪的,

自己把自己掩饰得非常好,表面上很敬虔,

但实际上真正的虚心的人,也就是灵里贫穷的人

(什么是灵里贫穷?就是灵里在神面前发现

是一无所有的人),是非常难得的。

所以“八福”当中的第一福,就是“虚心的人有福了”。

然后接下来“哀恸”,“哀恸”到底是什么样的“哀恸”?

什么原因的“哀恸”呢?

实际上是因为发现自己本身是没有义,

然后对这种论断的盛行、虚伪这些东西有一定的觉悟,

然后突然间在神面前发现自己是污秽的,

是什么一无所有的,所以他就虚心了,

他就“哀恸”了,他就饥渴慕义了等等。

所有这些“天国八福”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所带出来的。

所以主耶稣基督在谈“天国八福”的时候,

是有语境的,是有所指的,

而且“哀恸”也好,“虚心”也好,

是有当时的一种社会的背景的。

所以“难得虚心,罕见哀恸”是当时的一种情形。

所以神这个时候才带出这样的一种启示,

让我们真正在神面前虚心下来,

让我们真正地“哀恸”下来,

发现自己是一无所有的,杜绝这种自义和论断之风。

所以当我们谈到《马太福音》七章的时候,

“不要论断”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这个背景下。

当时因为自义的原因、宗教的原因,

实际上它背后有一个属灵的这种原因,就是论断成风。

如果是这样呢,

我们就对“八福”会有一个更加相对正确的理解。

感谢赞美主,我们这个视频就到这里。

 

5

弟兄姊妹,

欢迎大家回到三三制查经法第五课的学习中。

我们在这个视频里面,将给大家举第三个例子。

让我们进入神的话。

【约8:58~59】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

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于是他们拿石头要打他,

耶稣却躲藏,从殿里出去了。

这节经文给我们一个很大的一种疑问。

这个疑问就是,为什么耶稣说了这句话就引起了

犹太人这么大的一个义愤,甚至要拿石头打他。

拿石头打他,这不是一件小事。

在当时的犹太人当中,在根据《旧约》的律法

以及当时的整个中东地区,有一种叫石刑。

所谓的石刑,就是对引起公愤的、犯了罪的、

罪大恶极的等等这样的一种人用石头打,

然后要致他于死地。

不是简单的丢块石头就完了,而是用石头把他致死。

所以拿石头打,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轻而易举的动作。

实际上是一个很严重的一种对立,

甚至要把对方置于死地的。

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耶稣基督说了“还没有亚伯拉罕时候就有了我”

就引起这样大的义愤呢?

所以我们从上下文找不到明确的一种暗示,一种启发。

那么我们上升到新约的语境,我们也找不到明确答案。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使自己的眼光放得更长远,

在更大的一个时空背景下来理解。

《圣经》当中的有一些经文、有一些含义有些矛盾,

我们要放到一个旧约的时代,

要看到更宏大的所谓的宏观的语境。

所谓宏观语境,又叫做“旧约语境”,

又叫做新、旧约整体的语境,

又叫犹太人整体的语境。

我们要放到这个语境当中。

我们或许可以明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一个张力,

这么强烈的一个矛盾。

那么让我们进入对《旧约》当中的解读,

同时与这一节经文的关联。

那么我们看这个整个的背景,

看到主耶稣就说了这句话就躲开了,就躲藏了。

那么你看后面这些人是多么大的义愤,

反映了这些人真正的就是义愤填膺,

好像是引起了一种众怒,一种公愤,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呢?为什么对方一致性的是这样的?

那我们相信对方不是简单的人,

他们很可能是一些敬虔的人,

宗教情怀特别强的人,

而且可能有法利赛人,有文士,

有熟读《旧约》的一些经典的这些人。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

当我们读合和本《圣经》的时候,

实际上我们是很难明白的。

“因为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

我们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但是当我们真正地进入到它的希腊文原文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它这里边用了人称代词当中的第一人称,

那就是我,ego,就是我们英文的那个ego那个词,

然后它的动词是eimieimi 就是我们英文的“是”的意思,

就是be 的意思,它用的也是现在时态,直述语气,

实际上是一种存在,我们说也可以叫“存在”,

那么英文翻译过来就叫做I am,我存在,我是。

当“我是”的时候,“我存在”的时候

就引起了我们对《旧约》当中的一个

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真相的认识、教义的认识。

那就是摩西在旷野当中问耶和华上帝的时候,

就是如果我到了埃及,别人问起我,到底是谁差你来的,

你那位神叫什么的时候,我怎么回答的时候,

所以就问神的姓名,神说I am who I am

就是“我是我是”。

所以这里边的“是”,反映的是一种“存在”,

是存在的本源,永恒的存在,生命的本体,

万有的一个本体等等,是这个意思。

所以它这里边,我们翻译的叫“自有永有”,

翻译的是对的。

所以当耶稣用这句话,回答这些所谓敬虔的、

宗教感非常强的这些犹太人的时候,怎么样呢?

犹太人一下子想到了他们的上帝,

就是I am,就是我是,我存在,我是自有永有的,

所以这无疑表明了祂的神性的一个最大的一个本质。

同时也对犹太人产生最大的冒犯。

因为他们相信的这位独一真神

怎么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肉身的人呢,

所以他们完全不能理解,完全不能接受。

他们认为耶稣在冒犯、在僭越,犯大不敬的罪,

这在宗教,在属灵方面是很大的罪的,

所以他们就义愤填膺。

这就是解读这个矛盾,这个张力的真正的一个

历史文化的一个渊源,信仰的一个背景。

所以我们叫做“舍近求远”,

就是我们不能够从当时的语境、新约的语境去了解,

我们只能回到,甚至一千多年前,

整个的神的选民,被神拣选的,所呼召的,

出埃及那个时候所确定的

一个以色列民和这位上帝之间的关系,

那么这位上帝所带出的他的真实的属性,

就是I am who I am,那就是“我是我是”,

也就是我是自有永有的。

所以正因为这一点才产生了这样的张力。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就叫做“过激反应,实难领会?”

我们是很难领会的。

但是“自有永有,真神之谓!”

我们明白了,耶稣说,没有亚伯拉罕的时候,我就是我,

所以自有永有,真神的自我称谓,

这是真神的自己称呼自己的东西,

只有独一的真神才能这样说。

所以耶稣说出这句话来,

那无疑是投放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当量的一个炸弹,

一个属灵的炸弹,

所以引起了当时的人很大的一种义愤,

很大的不理解,就是这样的原因。

所以你看到了吗?当我们“舍近求远”的时候,

我们进入更加宏大的一种宏观语境的时候,

我们可能更好地能够解读

《圣经》当中的一些矛盾,一些疑难。

感谢赞美主。我们这个视频就讲到这里。

 

6

弟兄姊妹,

欢迎大家回来继续学习三三制查经法第五课的内容。

我们在这个视频里边将为大家做一个总结,

题目是“犹太语境”。

那么经过上面的我们几个例证和分享,

我们知道有微观语境、中观语境和宏观语境,

也就是上下文的语境和新约的语境,

以及整个新、旧约形成的犹太语境。

那么我们如何用最精简的语言

给大家总结一下犹太语境到底是什么?

到底犹太人深层次上的宗教的、

文化的一种观念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观念跟主耶稣基督带出的一种福音到底冲突在哪里?

为什么主耶稣宣告福音的时候会引起这么大的冲突,

最后使他们决定要钉耶稣基督十字架?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所以我们给大家做一个总结概括。

我们总结为四句话,

叫做“真神独一,选民自居,君尊基督,律法自义”。

“真神独一”,他们虽然有非常敬虔的而且坚定的,

特别是自巴比伦掳掠以后,回归以后,

他们对独一真神的概念就不可动摇了,

所以到了新约前期,你会发现在犹太人社区当中,

拜偶像的东西、拜假神的东西就没有像旧约的时候,

像《历代志》、《列王纪》当中写的那样,

所以他们对独一的真神就确定了,

所以这个信仰就变得非常非常的明确和坚定了。

但是它也有一个弱点,

那么对三位一体就基本上采取是回绝的、拒绝的态度,

完全是不可理喻的。

所以当耶稣基督道成肉身,

作为神的第二位格道成肉身的时候,

他们是完全不能接受。

这也是我们上一个视频当中

那一节经文所带出的例证给我们看到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选民自居”。

“选民自居”就是天之骄子,所以他们自视非常高,

那么对于外邦人,所谓的外邦人就是非选民,

他们实际上是瞧不起的,

他们在外邦人中间有一种非常非常强烈的优越感,

所以他们对福音的广传,福音是万民的福音,

要拯救万民,这样的观念,

他们本身就有一种抵触的情绪,

所以在后期传福音的时候,被神用一种特殊的策略,

击打当时在耶路撒冷教会,

才使彼得、约翰,还有很多的使徒,

还有很多的当时的一些基督徒到各地去宣教。

所以“选民自居”形成的一种张力,

就是在外邦的选民和犹太选民之间是持续的,

以至于在保罗书信当中和其他的新约书信当中,

都能反映出这个矛盾。

第三点是“君尊基督”,他们认为未来的弥赛亚拯救者,

也就是所谓的救赎者,祂的这个地位应该是君尊的,

祂应该是一个得胜的一种军事领袖和

至尊的一个政治领袖,

祂绝对不会是一个卑微的人,是一个木匠,

而且出生在拿撒勒,生长在拿撒勒,

在这样的地方一个环境长大的,祂不会是这样的,

更不可能想象到祂会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以极其羞辱的方式,

所以这是他们不接受耶稣是基督的原因直到今天。

第四点是“律法自义”,

因为他们特别尊崇的是大先知摩西

以及借着摩西所颁布的神的律法,

所以他们靠着行律例典章,

那么以得到一种自义的这么一种身份,

表明他们是靠着自身的、肉身的一种行律法,遵行律法,

而在神面前可以称义。

所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他们对神的心意、对律法的理解以及对罪性的理解,

其实都是有误判的。

所以这样就形成了犹太人

跟主耶稣基督所传递的福音之间带有一种矛盾,

而且是“丛生”,不仅仅是一个矛盾,

而且是连续不断的矛盾,

而且是越来越深刻、越来越难以解决。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矛盾,它是走向一种恶化的矛盾,

矛盾不断地升级,最终他们把耶稣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

那么这四个很重要的观念,包括对自身的一种看法、

自己民族的看法、自己的一种看法,

对基督的看法,对神的看法,

形成了犹太人在接受福音,

在面对新约恩典时代的时候一个局限。

我们归结为一种“囚”,就好像在观念方面、

在属灵方面、在教义方面、

在信仰的深处方面把自己囚禁起来,

成为这样观念的一个囚徒,直到今天。

所以凡是遵行旧约的东西,

对旧约的东西有很深的一种进入、

很深的一种操练、很深的一种相信的话,

所以他们接受其耶稣是弥赛亚的时候,

到今天依然是很难的,

所以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一件事。

当我们知道犹太人这些局限的时候,

我们不仅明白了为什么主耶稣基督

与当时的宗教领袖有这么大的冲突,

同时也理解了主耶稣基督带给犹太人之间

是何等带有张力的这么一个福音的信仰。

所以我们读《圣经》就更加明白了。

感谢赞美主!我们这个视频就讲到这里。

 

7

弟兄姊妹,

欢迎大家回来继续学习三三制查经法是第五课的内容。

这个视频是第五课的结束的视频,

我们将给大家出两道习题,叫“学而习之”。

第一道题,

【林前11:28】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

我们的问题是,“省察何指?语境释之?”

所以这里边“省察”用红的颜色标明,

就是让我们去聚焦这个启示,

要我们实实在在地要明白

这个“省察”的一些具体的内容。

当我们说自己要“省察”的时候,

我们省察自己的内心的、自己的性情的、

自己的跟家人的关系、领导的关系、

周边的关系、朋友的关系,

还有跟神的关系,跟工作的关系,

我们自己省察太多了,方方面面。

那我们在领圣餐之前,可能要花上一个小时自己省察了。

所以这个省察,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那就是无边无际了,

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思绪将怎么能够满足省察的要求。

所以“人应当自己省察”,是不是在一个语境当中?

那这个语境当中到底能够带给我们

什么样的一个真正的一种叫做语境,

使我们对“省察”这样的一个观念,带有一种特指的含义,

有什么样的一种领悟和理解呢?

所以这就是这个习题的一个重点。

所以我们要根据上下文,哥林多教会的那种情形,

上下文也就是微观的语境,要让大家能够明白,

这个“省察”的具体的内涵,

所以叫做“语境释之”,透过语境释放出的信息,

你加以解释,加以对“省察”有一个更加具象化的,

具体的一个了解。

这样我们的省察做起来呢,才更加得有效,

更加得合神心意,这是第一题。

接下来是第二道题。

【太6:12】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我们的问题是,“个中逻辑,语境释疑。”

那么“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大家读主祷文的时候,虽然都能背,但是我们不敢想,

当我们越想的时候,越觉得这里面的逻辑好像有问题,

好像是我们希望神慷慨一点,要免了我们的债,

当然是越彻底越好,然后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就好像是什么呢?

是我们先免了别人的债,

所以神呢,你看我们都免了人的债,

所以你也免了我们的吧。

好像是神要怎么样呢?

要向我们学习啊,我们先做到了,然后神再做,

是这样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么不就成了我们好像更加得慷慨大度了,

那跟当时的一种语境

以及人的一种罪性是完全不能够匹配的。

我们是没有办法理解这样的一种逻辑的次序。

所以到底是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所以我们希望大家能从一个更广阔的语境来理解。

特别是从新、旧约,整合在一起的犹太语境,

也就是宏观语境,去理解这个“个中逻辑”啊。

什么叫“个中逻辑”呢?

就是这个背后的逻辑,就是这样。

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得。

当你有所得的时候,或许你会拍案叫绝。

当你选择一些解经书的时候,未必能够得到恰当的,

令你自己满意的或者是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

但是你透过宏观语境的分析,

或许你能得到一个相当令你满意的答案。

感谢赞美主!

我们的第五课截止到这个视频就全部讲完了,

希望大家能够领受,能够理解。

以马内利。

 

最后修改: 2024年09月4日 星期三 12:52